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强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双能量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检查
  • 1篇增强扫描技术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双源CT双能...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下肢

机构

  • 3篇雅安市人民医...
  • 1篇雅安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袁强
  • 2篇杨芸
  • 1篇张丽
  • 1篇马明星
  • 1篇程维高

传媒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应用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效果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应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4年8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及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进行CTA、MRA检查,选择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CTA和MR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阳性率、诊断效能、病发位置诊断符合率。结果DSA确诊阳性患者52例、阴性患者28例;CTA检测阳性患者46例、阴性患者34例;MRA检测阳性患者51例、阴性患者29例。MRA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A,且对膝上动脉、膝下动脉、足背动脉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CTA。
穆端谢应朗袁强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磁共振血管造影
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双源CT低剂量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影象学。方法:选取42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组进行80kV、140kV和100kV、140kV双能量动态增强扫描,扫描的范围自膈肌上缘至肝下缘,将两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42例病例影像诊断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合,80kV与120kV的比较,P=0.081>0.05;80kV与140KV比较,P=0<0.05;120kV与140kV比较,P=0<0.05;100kV与120kV比较,P=0.137>0.05;100kV与140kV比较,P=0<0.05;120kV与140kV比较,P=0<0.05。A、B两组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组图像质量优于B组图像质量,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辐射剂量。结论:双能量低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既不影响图像成像质量又可以明显降低病人辐射剂量,最大限度的对病人进行防护。
袁强杨芸汤春贵
双源CT上腹部增强两种扫描方式对显示胰腺血管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与双能量(DE)增强扫描对胰腺血管显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方法将40例行上腹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方案,B组采用双能量增强扫描方案,A组球管管电压为120k V,B组球管1和2的管电压分别为Sn140k Vp/80k Vp,两组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其余扫描参数保持一致.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1)两组图像血管CT值A组低,B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CNR、SN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辐射剂量A组高,B组低.与A组相比,B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比A组低。结论双能CT能谱纯化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胰腺血管成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可大大提高胰腺血管成像的显示,同时能降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杨芸汤春贵张丽程维高马明星袁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双能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