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对中性
  • 2篇内隐
  • 2篇内隐态度
  • 2篇词汇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资本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相对论
  • 1篇诉求
  • 1篇资本
  • 1篇满意度
  • 1篇工作满意度
  • 1篇广告
  • 1篇海归
  • 1篇汉语
  • 1篇方言
  • 1篇方言研究

机构

  • 5篇福州大学

作者

  • 5篇胡鹭凌
  • 5篇郑小龙
  • 2篇郑新夷
  • 1篇白丽英
  • 1篇陈凯惠
  • 1篇蔡琳

传媒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性诉求广告记忆效果的性别差异
性诉求广告作为近年主要的产品推广手段,其传播效果受到来自受众、商品性质以及广告载体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分析此三大方面影响因素,以记忆效果表征性诉求广告的传播效果,以期为性诉求广告的受众、设计和发行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采用五...
郑小龙胡鹭凌
关键词:大学生广告
海归人员心理资本调查报告
本研究着眼于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应用,以留学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海归人才的背景、留学人员的留学动机,以及归国动机。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海归人才心理资本模型,对海归人才的引进工作,以及对归国人员的合理开发利用提...
白丽英胡鹭凌郑小龙
关键词:海归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
2000-2009年间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元分析
成就动机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励其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力。近年研究显示,成就动机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工作的认知方式和行为风格,并与其心理健康紧密联系。然而由于缺少系统整合...
胡鹭凌郑小龙
关键词:大学生成就动机
汉语不同方言群体对中性词汇内隐态度的差异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GNAT范式,以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20位闽北语系及27位闽南语系大学生进行听觉实验,考察方言群体对中性词与评价词汇的联结差异,探究方言与思维的关系。结果:对方言呈现的词,闽北语系内隐态度消极,闽南语系内隐态度积极,二者差异显著;对普通话呈现的词,两种语系均趋于消极,差异不显著。结论:特定方言呈现词汇将引发相应的内隐态度,闽南语引发积极内隐态度,闽北语和普通话引发消极内隐态度。
郑新夷胡鹭凌郑小龙陈凯惠蔡琳
关键词:方言研究内隐态度
语言相对论:方言群体对中性词汇内隐态度的差异
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了语言相对论思想,认为一种语言的结构会影响使用者的习惯性思维,语言范畴一旦组成连贯的系统,就有可能左右一个人的世界观,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近年来,语言相对论实证研究...
胡鹭凌郑新夷郑小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