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过鱼设施设计中的鱼类行为研究与问题被引量:14
- 2018年
- 水利水电工程对鱼类的洄游和基因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过鱼设施是一项重要的缓解措施,而鱼类游泳特性和趋向特征等行为学研究是过鱼设施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阐释了鱼类游泳特性和趋向特征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鱼类行为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水流速度、水流形态、水温等),探讨了鱼类行为研究在过鱼设施应用中存在的4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1)实际过鱼设施内流场十分复杂,因而需要加强复杂流场条件下鱼类行为学研究;(2)运动训练可能提高鱼类游泳能力,因而可以利用其规律提高鱼类通过过鱼设施的成功率;(3)不同目标鱼类游泳能力有差异,因而需要提出新的设计使单个过鱼设施满足所有目标鱼类的过鱼需求;(4)各研究单位使用着不同的鱼类行为数据处理方法,造成各研究结果之间难以直接用于比较分析,因而亟需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尽快深入研究并以行业内规范、导则或其他方式将鱼类行为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标准化。
- 蔡露金瑶潘磊赵萍贺达侯轶群陈小娟张鹏
- 关键词:鱼道洄游游泳能力
- 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无损监测长鳍吻鮈雌鱼卵巢发育状况的研究
- 亲鱼营养学的难点之一在于确定鱼类性腺发育尤其是卵巢发育的状况.为了建立鱼类卵巢发育状况的无损检测技术,本研究探索了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长鳍吻鮈卵巢发育状况进行活体无损监测的可行性.于2014年1-4月在长江江津...
- 潘磊胡军武彭成东刘欢张子衡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卵巢发育
- 花鲈源海分枝杆菌的分离、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2017年
- 2015年,广州某养殖场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发生细菌性病害,患病花鲈肝脏、脾脏和肾脏有典型的结节症状,病理组织分析表明,肝脏、脾脏和肾脏等器官组织中有大量肉芽肿,而且组织中分布大量抗酸的杆状细菌。从6尾患病花鲈内脏中分离到6株形态相似的菌落,然后对其中一株病原菌HL1506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HL1506菌株的基因组大小为6.34 Mb,GC含量为65.68%,编码5 406个基因,具有T1SS分泌系统和T3SS分泌系统。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表明,HL1506菌株与参考菌株M、MB2、E11和Europe基因组相比,有3 948个共有基因,而该菌株的特有基因为242个。根据共有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HL1506菌株与人源海分枝杆菌M株和鱼源海分枝杆菌MB2株聚为一枝,这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也表明HL1506菌株有感染人的潜在可能。综上,患病花鲈为海分枝杆菌感染,并且有典型的结节症状。海分枝杆菌HL1506基因组与人源菌株有较高的相似性,这表明该菌株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 张德锋潘磊可小丽刘志刚潘厚军石存斌卢迈新
-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树
- 鄂西北六个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的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于2007~2012年先后对鄂西的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南河自然保护区、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及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类79种,隶属4目15科51属。鲤形目鱼类为6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群,共56种,占总数的70.89%。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食性和生态类群相似,鱼类食性均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草食性鱼类较少;定居性鱼类占主体,河湖洄游性和喜流水性鱼类较少。渔获物分析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D)最大,为2.60,八卦山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最小,为0.91。多样性分析表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均比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小;处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相似性系数(C_j)较高,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C_j),这很好的诠释了处于同一水系的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环境上的连续性,而处于不同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化隔离。目前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该地区鱼类最大的威胁因子,建议强化渔政管理,并建立鱼类人工繁育基地,以减缓水电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 田凯汪正祥雷耘李中强潘磊李亭亭
-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