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 作品数:19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多角度投照体位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多角度投照体位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美国GE公司Innova 3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采用Cardiac Coronaries技术,行冠状动脉多投照体
- 刘志刚兰军田荣华肖刚田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投照体位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应用
- 2004年
- 自2003年11月我院购置SIEMENS的POWERMOBIL型中“C”机以来,放射科在心内科配合下现已进行30余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临床疑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检查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该检查技术的应用为我市心脏冠脉检查填补了空白。结合具体的应用操作,特将我科现有的经验进行介绍、交流,恳求专家及同行指正。其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刘志刚王艳
- 关键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内科冠脉冠状动脉病变体检
- CTA在肺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肺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大咯血拟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明确出血动脉后行介入栓塞治疗。1周后进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结果23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咯血动脉47支,介入栓塞手术时共发现咯血动脉51支,并成功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前支气管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16%,再次检查结果显示介入栓塞效果良好。结论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明确大咯血患者的出血动脉,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术后检查可有效评估疗效。数据要改一下。
- 肖刚兰军曹征刘志刚章娟成厚丕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介入栓塞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整体护理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大咯血患者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大咯血患者行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健康指导等整体护理。结果:124例患者共实施128次栓塞治疗,手术成功率100%;98例术后无活动性出血,15例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短期有效率91.13%(113/124),随访3-36个月,109例(87.90%)无再发大咯血;49例(39.52%)术后一过性发热,21例(16.94%)穿刺点少量淤血,1例(0.81%)术后出血性休克死亡。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手段,整体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栓塞介入治疗成功率。
- 章娟肖刚兰军刘志刚
- 关键词: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大咯血整体护理
- 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急性肾出血的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4年12月对1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的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采用超选择插管将导管置于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PVA微粒及弹簧圈...
- 肖刚刘志刚兰军田荣华王艳章娟
- 关键词:肾出血动脉栓塞明胶海绵PVA弹簧圈
- 早期新生儿黄疸与红细胞锌和血浆锌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及母亲红细胞锌和血浆锌的关系。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248例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红细胞锌与血浆锌,并测定248例新生儿血胆红素值。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组与低胆红素组红细胞锌浓度分别为(23.1+8.4)μmol/L,(31.4+9.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浆锌浓度分别为(15.6+6.8)μmol/L,(16.2+7.4)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母亲红细胞锌浓度分别为(185.3±22.2)μmol/L,(203.5±23.5)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浆锌浓度分别为(15.5±5.1)μmol/L,(14.8±5.6)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与红细胞锌水平有关,与血浆锌无关。
- 易海英徐舒王少敏邓香兰王艳华杨树杰左华凯刘志刚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红细胞锌
-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临床与CT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5例、中毒性病变7例、Wernicke脑病2例、Huntingtion氏大舞蹈病1例、Leigh病1例和Hauervorclen-spatz氏病1例的CT平扫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17例中,CT显示双侧豆状核低密度7例、苍白球6例、双侧豆状核伴胼胝体1例、壳核伴外囊2例、壳核伴尾状核1例;双额顶叶低密度5例、单侧壳核出血1例、大脑萎缩4例和小脑萎缩1例。结论:CT平扫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可见于多种疾病,必须密切结合其他征象和临床,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 吉六舟李洪涛孙国运刘志刚刘义康
- 关键词:基底节区CT
- 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作为宫颈浸润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诊治的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介入组)32例,行PVB方案全身化疗(全身化疗组)2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手术率、化疗结束至根治性手术实施间隔时间、活动性大出血止血效果及术后病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介入组总反应率、化疗住院天数、化疗副反应、可实施手术的时间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于ⅠB2~ⅢA期宫颈癌患者,特别是活动性大出血的病例,可以达到迅速止血并短期内缩小病灶的良好结局,为尽快手术创造了条件,通过根治性手术,也尽早了解到有关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宋茜姚恒潘谷英李静文效小莉田荣华肖刚刘志刚
- 关键词:宫颈浸润癌新辅助化疗动脉化疗栓塞术
- PEGFP-C1-PHF6质粒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构建含有PHF6基因的PEGFP-C1-PHF6重组质粒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核仁中的定位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野生型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总cDNA中扩增出PHF6基因,上下游分别引入EcoRⅠ及BamHⅠ酶切位点,双酶切后将其插入PEGFP-C1质粒中,构建PEGFP-C1-PHF6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至Hela细胞株中,Western blot检测PHF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结果均证实PHF6基因已正确克隆到PEGFP-C1载体中,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PEGFP-C1-PHF6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成功并正确构建PEGFP-C1-PHF6重组质粒。
- 明平红唐发清王少敏刘志刚谢圣高宁勇涂建成
- 关键词:PEGFP-C1重组质粒
- 眼眶淋巴瘤的CT诊断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2例淋巴瘤中仅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病变位于右侧眼眶肌锥内间隙。1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双侧眼眶发病1例,其余为单侧。12例中局限型7例,病变局限于眼球周围,弥漫型5例,表现为肌锥内外间隙弥漫软组织影,沿眶锥“铸形”生长。结论: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即眼眶内软组织包绕眼球生长,眼环无增厚及凹陷,是提示淋巴瘤的重要线索。但最后的诊断有赖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
- 吉六舟李洪涛孙国运刘志刚杨建林孙世介陈涛
- 关键词:淋巴瘤眶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