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宁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廊坊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三黄液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溃疡
  • 2篇X线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检查
  • 1篇诊断中应用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上段
  • 1篇食管
  • 1篇食管上段
  • 1篇数字化成像
  • 1篇内痔
  • 1篇皮肤溃疡
  • 1篇强直

机构

  • 4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7篇王桂宁
  • 3篇彭加友
  • 2篇张家雄
  • 2篇黄钰坚
  • 2篇彭涛
  • 2篇尚禹
  • 1篇何志颖
  • 1篇孙清河
  • 1篇关文璞
  • 1篇何灿熙
  • 1篇朱通伯
  • 1篇方挺松
  • 1篇张振水
  • 1篇许灼新
  • 1篇吴伟智
  • 1篇颜小琼
  • 1篇张永强
  • 1篇王吉东
  • 1篇陈兴明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4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痔的X线诊断
2002年
目的 研究内痔的造影检查表现及放射科检查对内痔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994-1998年经我院内窥镜检证实的 2 2例内痔病人 (其中男 10例、女 12例 )进行了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 ,观察肛管直肠移行处的改变。结果 肛管直肠移行处见一个或多个结节 8例 ,皱褶增粗或呈分叶状者 10例 ,皱褶规则、无分叶、且宽径在 3mm以下 1例 ,移行处光滑无皱褶 3例。结论 双对比造影检查对内痔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其敏感性是 81.82 %。
张家雄黄钰坚许灼新何灿熙陈兴明彭加友王桂宁
关键词:内痔直肠X线诊断肛管
不可忽视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临床症状被引量:11
2004年
朱通伯颜小琼王桂宁彭加友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驼背畸形
胃癌诊断中应用MSCT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90例经胃镜及组织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MSCT扫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临床诊断病情、病理分期加以分析,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分析发现,经MSCT检出者为90例,检出率为100.0%;MSCT分型诊断正确者为77例,准确率为85.6%;TNM分期准确者共74例,准确率为82.2%。结论:应用MSCT可较为准确地诊断胃癌,同时可准确分期,因此为临床胃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因此应用MSCT诊断胃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吴伟智方挺松王桂宁何志颖王吉东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
氨曲南致妊娠期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被引量:3
2014年
氨曲南为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腹腔内感染等。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主要的不良反应有:
王桂宁
关键词:氨曲南妊娠期过敏性休克
数字化成像在食管上段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04年
食管病变X线造影检查中,由于食管上段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的特殊性,造影剂通过快,往往较难显示清楚,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们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对疑食管上段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显示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张家雄王桂宁彭加友黄钰坚张振水
关键词:数字化成像X线造影检查
高渗三黄液治疗慢性感染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高渗三黄液对于治疗慢性感染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感染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给予高渗三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23.2±3.41d,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为16.2±3.02d。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6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结论:高渗三黄液可促进感染性溃疡愈合,有效减轻瘢痕形成。
尚禹彭涛王桂宁
高渗三黄液治疗难治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高渗三黄液对临床难治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19例难治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自拟高渗三黄液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外科换药治疗)。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给药后1周和2周进行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给药后1周及给药后2周,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渗三黄液组治疗难治性溃疡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治疗。
王桂宁彭涛尚禹孙清河关文璞张永强
关键词:难治性溃疡三黄液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