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鸿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统计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人口
  • 4篇婚姻状况
  • 3篇育龄
  • 3篇育龄妇女
  • 3篇妇女
  • 2篇中印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印度政府
  • 1篇早婚
  • 1篇中国妇女
  • 1篇人口比例
  • 1篇人口比重
  • 1篇人口大国
  • 1篇人口发展
  • 1篇人口发展战略
  • 1篇人口素质
  • 1篇人口增长
  • 1篇丧偶
  • 1篇少数民族妇女

机构

  • 5篇四川统计学校

作者

  • 5篇曾鸿

传媒

  • 2篇南方人口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人口研究
  • 1篇西北人口

年份

  • 4篇1988
  • 1篇198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儿童受教育状况初析被引量:1
1988年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教育为立国之本,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受教育状况更是关系到若干年后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现代化事业能否继续进行。因此,研究分析我国儿童受教育状况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根据1983年全国儿童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国儿童受教育状况作一初步分析。
曾鸿
关键词:学龄儿童人口素质抽样调查
中印育龄妇女婚姻状况的比较研究
1988年
中国、印度分别为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同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先后在全民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力图通过降低人口出生规模和妇女生育率,使总的人口规模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作为妇女生育的一般前提——婚姻的基本状况,其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本文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中、印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的不同特点及其共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曾鸿
关键词:育龄妇女婚姻状况控制人口增长丧偶中国妇女
中日育龄妇女婚姻状况特点及其历史演变的比较分析
1988年
中国和日本都是总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人口大国,同属东方文化,但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分析这两个毗邻的人口大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在各自的社会经济、相似的文化条件下的异同,观察其历史演变过程、特点,无疑是有意义的。日本每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提供了其15——49岁育龄妇女的婚姻状<一>况资料(见表1),我国前两次人口普查没有调查人口婚姻状况,只能利用间接得到的几个代表年份已婚妇女(包括有配偶、离婚、丧偶的妇女)的比例资料(见表2)。对比中日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可以看出:
曾鸿
关键词:人口大国育龄妇女人口比重婚姻状况历史演变人口比例
我国妇女早婚状况归因分析被引量:1
1987年
在一般情况下,结婚是生育的前提,男女两性的结合就孕育着第二代的出生。早婚必然带来早育,缩短两代人的时间间隔,加速人口的增长。因此,对我国育龄妇女早婚状况进行归因分析,对于计划生育工作,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
曾鸿
关键词:归因分析早婚少数民族妇女婚姻状况人口发展战略初婚
中印育龄妇女婚姻状况比较分析研究被引量:1
1988年
中国、印度分属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同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先后在全民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力图通过降低人口出生规模和妇女生育率,使总人口以“适度”的速度增长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作为妇女生育的一般前提—婚姻的基本状况,其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因此,对中印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在各自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不同特点和存在的共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曾鸿
关键词: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印度政府中印两国妇女生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