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改良PPH术
  • 2篇PPH术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钉合术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痔上黏膜
  • 1篇痔上黏膜环切
  • 1篇痔上黏膜环切...
  • 1篇社区老年人群
  • 1篇内痔
  • 1篇尿酸
  • 1篇尿酸水平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综合征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谢文珠
  • 2篇何剑平
  • 2篇江涛
  • 2篇鲁友军
  • 2篇张锡滔
  • 2篇钟克丹
  • 2篇沈锋
  • 1篇潘翠环
  • 1篇胡烈洪
  • 1篇彭震翔
  • 1篇方杰

传媒

  • 2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亚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和预后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比较,为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1月因首发脑卒中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8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烟史、糖尿病史、TC、TG、高血脂率、残疾率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而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心脑血管病史、收缩压、舒张压、HDL-C、死亡率、血糖水平、高血压率均低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饮酒史、心脑血管病史、吸烟史、舒张压、收缩压是脑卒中患者重度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应考虑不同亚型不同的危险因素。
胡烈洪方杰谢文珠潘翠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预后
改良PPH术与常规PPH术治疗环状内痔的对比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Hemorrhoids,PPH)与常规PPH术治疗环状内痔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方法对120例环状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PPH术组和常规PPH术组。观察手术时间(含麻醉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改良PPH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尿潴留均明显优于常规PPH术组(p<0.05)。而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则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环状内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率低、术后尿潴留少等优点。
沈锋沈锋何剑平谢文珠张锡滔江涛钟克丹
关键词:混合痔
改良PPH术与常规PPH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良PPH术与常规PPH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OD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改良PPH术组30例,常规PPH术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及O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改良PPH术组术后3个月排便通畅例数多于常规PPH术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PPH术组(P<0.05);改良PPH术组1例尿潴留,2例肛门刺激症状,2例有暂时性急便感,吻合口出血、尿潴留、肛门刺激症状例数少于常规PPH术组(P<0.05);改良PPH术组术后ODS评分低于术后常规PPH组(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沈锋何剑平谢文珠张锡滔江涛钟克丹鲁友军
关键词:改良PPH
社区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12月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1670名老年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等。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与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相关性。结果(1)代谢综合征组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在腰围、血压、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方面明显升高(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腰围、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尿酸为连续变量时,血清尿酸水平每升高1 mg/dL,发展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0.119倍[(比值比(OR)=1.119,95%可信区间(95%CI)1.049~1.194,P=0.001)];当尿酸定义为二分类变量时,高尿酸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非高尿酸的1.562倍(OR=0.215,P<0.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群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密切相关,这种关联揭示尿酸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潜在组成成分。
谢文珠彭震翔冯寒林
关键词:尿酸代谢综合征老年人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