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氟磷灰石热炭还原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1995年
- 本文对纯氟磷灰石在SiO2存在下被炭还原过程中的物质传递及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结合动力学实验数据回归表明反应受反应物在熔融液相中的扩散控制,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其中k随配料硅钙比和反应温度变化.k值随硅钙比变化呈直线关系;Arrhenius曲线在1280℃附近有折点,高温区表观活性化能为79.48kJ/mol,而低温区的高度温度敏感使表观活化能高达1005KJ/mol。
- 江礼科梁斌邱礼有宋建春
- 关键词:氟磷灰石固态还原动力学窑法磷
- 氟磷灰石固态还原过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1996年
- 以氟磷酸钙、分析纯二氧化硅和试剂级活性炭的粉粒做成型料进行氟磷灰石热炭固态还原反应机理和速率控制步骤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氟磷灰石首先与二氧化硅进行脱氟反应生成2CaF_2·SiO_2和Ca_3(PO_4)_2,后者再通过熔液相扩散至炭表面还原的反应机理高硅钙比时氟完全以SiF_4逸去,低硅钙比时则主要以2CaF_2·SiO_2存在于残渣中,随硅钙比增加而减少.
- 邱礼有梁斌江礼科
- 关键词:氟磷灰石固态还原磷酸
- 钒催化剂上SO_2氧化反应活化能的变异问题
- 1990年
- 本文讨论了负載钒催化剂上SO_2氧化反应活化能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原因,认为Arrhenius曲线的转折是反应从动力学控制向液膜扩散控制的过程。并实验测得了变异点温度,结果表明:变异点温度T_(br)与反应转化率α有密切关系,可以由下面经验式表示 T_(br)=479.8-1.534/(0.7811-α)(℃), α≤73%
- 江礼科梁斌邱礼有王良辉
- 关键词:钒催化剂活化能二氧化硫
- 全文增补中
- 热磁分析仪的试制及应用
- 1989年
- 我们研制的热磁分析由法拉第(Faraday)磁极、电子天平、石英反应器及自动记录装置四部分组成,对磁化率在±1×10^(-7)~1×10^(-1)emu/g的物质(几乎所有的催化剂)皆能进行磁学分析。通过对CuSO_4·_5H_2O磁化率测定Ni粉及Fe居里温度测定表明分析结果可靠;利用该热磁分析仪,对Fe—Mo催化剂的煅烧过程,Fe—Cr高变催化剂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测定了Ni催化剂在各种还原状态下的还原度,表明该热磁分析仪可以用于研究催化剂在反应、还原、煅烧等过程的价态和相的变化历程。
- 王嘉福梁斌张鎏
- 关键词:磁化率电子天平还原度铁磁法拉第
- 还原气周期操作制氢工作介质的研究
- 梁斌张鎏
- 关键词:制氢氧化铁铈铬工作介质
- CO高温变换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通过对纯铁氧化物及工业催化剂 B107进行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氧化(TPO)以及高温变换反应动力学实验,认为铁基氧化物催化剂上进行变换反应是以 Redox 机理进行。Redox 过程中的控制步骤可能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而发生转移,并提出了适合控制步骤转移的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实验数据回归得出了模拟参数。
- 梁斌张鎏王嘉福
- 关键词:催化剂动力学CO
- 氟磷灰石热炭固态还原反应机理被引量:26
- 1995年
- 本文采取纯氟磷灰石、活性炭和二氧化硅的粉粒做成型料,进行了磷矿热炭固态还原反应机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氟磷灰石在1500℃的温度未发生脱氟与分解的反应;在1400℃的温度也未被炭直接还原;二氧化硅能使氟磷灰石脱氟成磷酸三钙,氟在低硅钙摩尔比时形成2CaF2·SiO2留于型料中,高硅钙摩尔比时形成SiF4逸去。提出了氟磷灰石脱氟与磷酸三钙被炭还原的反应机理.
- 江礼科邱礼有梁斌宋建春
- 关键词:氟磷灰石反应机理磷酸盐
- 助剂对铁氧化物催化剂还原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通过对加入12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助剂的铁氧化物催化剂进行 TPR 研究,以正态分布处理还原活化能分布,定量地分析了各种助剂对铁氧化物催化剂还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话化能的均值和方差同加入助剂的化学性质及其离子半径有关,并给出相应关系式。
- 梁斌
- 关键词:助剂铁氧化物催化剂还原性
- 助剂对铁基CO变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1992年
- 通过对加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助剂的铁基氧化物CO变换催化剂的活性、还原性能及氧化性能的比较,和压汞、XRD、XPS研究表明,催化活性不仅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特性密切相关,而且与助剂金属氧化物本身被还原的Gibbs自由能变密切相关;说明工业催化剂中铬助剂的作用主要是电子型的,而对结构的作用是次要的。
- 梁斌张鎏王嘉福
- 关键词:助剂一氧化碳催化剂
- 银杏叶中四种银杏内酯的含量测定被引量:9
- 2007年
- 建立HPLC-ELSD法测定了30批银杏叶中4种银杏内酯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色谱条件为:phenonoonon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35%(体积分数)甲醇为流动相,1.000mL/min的流速,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60℃,氮气压力为1.72×10^5Pa。得出红土栽培,未嫁接,树龄6~7a的银杏叶中银杏内酯含量较高;4种银杏内酯总量集中在0.3%~0.5%(质量分数)。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银杏叶中4种银杏内酯的含量测定;银杏内酯的含量受生长环境影响差别较大,影响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 崔红芳叶正良周大铮祝国光梁斌
- 关键词:银杏叶银杏内酯白果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