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锋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语源
  • 2篇汉藏语
  • 2篇藏语
  • 2篇词语
  • 1篇订补
  • 1篇匈奴
  • 1篇匈奴语
  • 1篇隐喻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接触
  • 1篇语言学
  • 1篇语音
  • 1篇语音演变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域
  • 1篇中古时代
  • 1篇上古
  • 1篇丝绸之路
  • 1篇特征词
  • 1篇中医

机构

  • 6篇温州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叶晓锋
  • 2篇陈永霖

传媒

  • 4篇民族语文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医学争鸣
  • 1篇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凤凰考被引量:2
2016年
作者考察了汉藏、南亚、达罗毗荼和印欧诸语表示"孔雀"和"风"的词语,认为古汉语中的"凤皇"的原型是孔雀,"凰"和孔雀的语源则与南亚语"孔雀"有关。"凤"*pr?m对应于古代印度语中的barham-"孔雀的尾羽"。古汉语"风"的说法与古代印度语的*ba:ram-"海拔很高的地方吹的风"对应。
叶晓锋
关键词:孔雀
认知哲学视域下的“风病”观念语源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社会文化史医学社会学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里"风"病名称的比较,确定亚洲许多民族语言中"风"病都和自然现象"风"用的是同一个词语。由此确定医学术语的命名常常采用类比和隐喻的方法。从认知哲学的观念来看,隐喻这种命名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将为新的医学术语命名提供借鉴。
陈永霖叶晓锋
关键词:中医隐喻比较语言学
上古楚语中的南亚语成分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就上古楚语中"观"、"邛"、"危"、"淈"、"篁"、"党"、"凭"等部分词语和南亚语的关系作初步讨论,认为一些上古楚语特征词来自南亚语。
叶晓锋
关键词:特征词词语
从丝绸之路语言接触的角度看先秦部分医学词语的来源——以“扁鹊”、“痹”、“达”等词语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与西域医学词语的语言学比较,作者认为“扁鹊”与印度-伊朗语的bhishag“医生”对应。而中医“风”病概念最早出现是用“痹”来表示,见于《荀子》,与印度-伊朗语中的vat-“风”对应。“达”在《左传》中可以表示“针”,与印度雅利安语的dar、dal“针”对应。根据比较,可以看出上古时期中国医学曾受到以印度医学为代表的西域医学的影响。
叶晓锋陈永霖
关键词:扁鹊丝绸之路语言接触
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
目前,对汉语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学界尚未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方言语音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从公开发表的语言调查报告中,选取了140个方言进行语音类型学研究,以此对Maddieson等学者所总结的人类...
叶晓锋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音演变本字
文献传递
匈奴语言及族源新探被引量:4
2018年
匈奴语的系属一直存在争议,以往研究往往仅根据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对匈奴语进行探讨,但是由于词语比较缺乏系统性,一直以来难以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考虑到亲属名词相对而言具有系统性,从一些亲属核心词语如"孤塗"、"阏氏"、"居次"等来确定匈奴语的系属,可认为匈奴语与达罗毗荼语以及闪含语构成系统性对应,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并根据同源的亲属名词之间的相似程度,推断闪含语民族向东迁徙过程中,在中亚分化:一支往南,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成为达罗毗荼人;另一支继续往东迁徙,进入中国北部,成为匈奴。
叶晓锋
关键词:匈奴语阏氏
汉藏语中的“眉毛”
2009年
五祀卫鼎“ ”(履)“页”上面加了眉形。裘锡圭先生(1982)曾指出:“可能眉形是作为‘眉’字省体加注在‘履’的表意字上充当音符的。‘眉’、‘履’二字古韵都属于脂部(中古时代的等呼亦同)。‘眉’是明母字,‘履’是来母字,上古明、来二母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履”字加“眉”声的还见于散盘、九年卫鼎等器。
叶晓锋
关键词:汉藏语眉毛中古时代表意字古韵明母
《国语集解》订补被引量:1
2010年
徐元诰的《国语集解》最初由中华书局在1930年出版。2002年经王树民、沈长云两位先生校点由中华书局出修订本。徐书全刊国语本文以及韦昭注,并将相关的对韦昭注的驳正熔合自己的意见列于韦昭注的下面,为读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不过部分注解或校订现在看来存在可商榷之处,特别是出土文献以及考古发现的研究的进展都可以和国语互证,显然这是徐元诰无法看到的,本文旨在根据古文字材料和考古发现的进展,对《国语集解》作一个初步的订补。
叶晓锋
关键词:出土文献订补
汉藏语中的“弱”以及相关问题
2013年
文章根据最新的出土文献材料以及鼻音的演变规律指出:"弱"及其谐声系列上古的声母应该是*m,并由此对"弱"的谐声系列相对应的藏语同源词进行了探讨。此外,文章还对"弱水"的语源进行了讨论,认为"弱水"的语源可能和阿尔泰语有关。
叶晓锋
关键词:语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