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焕钊
- 作品数:43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国产动画价值取向和表述的误区及其突破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我国动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但动画质量却差强人意,突出地表现为动画片价值取向和表述存在误区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是由于动画创作人员对动画艺术本体和叙事艺术本体研究的缺失所致。为了尽可能吸引观众,在动画电影中融入各种成人的低俗趣味,因此形成动画价值取向的误区;忽视对动画主角行为动机的设计,导致动机叙说的说教化以及成长叙事的缺席,从而影响了其价值内核的深度挖掘以及其价值认同机制的生效。动画片的创意规律之一是要实现动画本体和叙事本体之间的一种内在融合,上述问题因由对这种创意规律的理解存在误区所导致,因而追根溯源,其创作仍需要踏踏实实地回归动画艺术的本体逻辑,而近期上映的《捉妖记》和《大圣归来》,则对此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经验。
- 郑焕钊
- 关键词:国产动画
- 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性被引量:2
- 2017年
- 在旅美大陆华人学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主体性的学科建构中,张旭东以其对"文化政治"的论述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反思与建构而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张旭东将"文化政治"视为现代性的核心,并透过这一概念,在普通与特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重新思考主体性的呈现的问题,从而为处于西方现代性的"话语秩序"之中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如何穿透性地重新确立自身的普通性和主体性确立了基本的方法论;其次,张旭东透过对五四激进阐释学的重新阐释,考察文化政治的逻辑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重建革命与五四之间的内在关联;再次,以对鲁迅的重新解读为中心,张旭东通过重新界定鲁迅的"文学性"的内涵,重建鲁迅的写作在文学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关联,从而为打破西方现代性的话语秩序,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性打开了可能性的空间,并提供了方法论和具体的实践。
- 郑焕钊
- 关键词:主体性文化政治
- 网络文艺2017:走向文化治理和全面规范被引量:3
- 2018年
- 2017年是网络文艺从"野蛮生长"向"文化治理"转换的历史拐点,三个标志预示着治理时代的到来:围绕《王者荣耀》的网络文艺社会责任感的讨论,推动网络治理的观念深入人心;网络文艺治理话语推动网络文艺批评与研究的范式转型;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相继出台,奠定了网络文艺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治理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倒逼行业自身的规范和提升,政策规范倒逼内容自身的质量提升,付费和独播等新的产业模式的形成推动内容生产的精品化趋向,网络文艺类型的多样化促进网络文艺生态的发展。治理时代,网络文艺理论研究与公共治理、产业发展引导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理论与实践具有强关联性:一方面,网络文艺的艺术本体研究的相对缺位,将限制社会的治理观念与政府的治理思维;另一方面,网络文艺主流化中带来的多层次需求,为理解和阐释网络文艺的价值性依据提出了挑战。两者都亟待理论的解答。
- 郑焕钊
- 反思网络综艺内容生产的三个维度被引量:3
- 2017年
- 网络综艺在以其符合年轻人需要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内容获得越来越多人欢迎、动辄点播过亿的同时,是网综产业表面繁荣之下的生产过剩。当前的网络综艺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电视综艺时代在人才、创意、文化的专业化和产业化上所存在的问题的延续,因而从本质上是对于电视综艺所存在的问题的重复;其次,爆款网综所带来的新型文化样态及其存在的问题,则反映了网络综艺对于互联网的媒介特质与文化新质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及其误区。因而,唯有透过具有深度、精度、丰富度的内容创意、把握好亚文化的文化尺度、并突破明星消费的内容开拓和网红转型,才能突破同质平庸、低俗文化和明星消费的网综形象,建构具有原创内容、品质文化和素人主体的网综中国形象。
- 郑焕钊
- 文化观照与现实关怀——蒋述卓文艺思想述评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蒋述卓以扎根古典、面对当代的学术姿态,宏观俯视和微观剖析的研究实践,参与到中国本土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之中。他立足古代文论,在宗教文艺、文化诗学、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以文化的宏观视野为观照,以现实的人文关怀为旨归,拓展了一条力图融合古今的本土文化理论建构的文化批评之路。
- 郑焕钊
- 关键词:文化观照现实关怀
- 论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现代性内涵——兼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新解读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导致的人的异化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全面自由的美的呼唤,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但马克思以实践为维度,颠覆形而上学,又以历史唯物主义在此岸展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从而寻求通过实践革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感觉获得全面解放的目标,则与现代主义寻求心灵、精神、感性解放的审美现代性具有不同的取向,构成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独特路径。现实主义——在各种关系交错演变的历史中来,通过人的命运来消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固——作为其美学上的必然要求,体现的正是实践主体消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消解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努力。这即是其与自律的现代主义艺术的根本分歧所在。
- 郑焕钊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审美现代性现实主义
-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被引量:2
- 2011年
-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总体的和整体的研究。因为存在迎合西方、片面追求票房和偏重散点运作等方面的问题,华语电影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理想。我们应立足华语社群,重点发掘泛亚电影市场;积极培育产业链;成立"华语电影产业集群"。讨论李安等的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是一个关乎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问题。《卧》等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叙事策略的转变。它们不再满足于刀光剑影生活的奇观化呈现,而是通过叙事主旨的"去江湖化"、叙事方式的个性化和叙事内容的人文化,策动了一场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的变革。
- 蒋述卓郑焕钊
- 关键词:比较文学武侠电影叙事策略
- “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文化·产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 2010年
- 近年来,世界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全球文化生态中具有特殊意义和文化意味的独特文化景观。开展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文化与产业的研究,是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研究的新的学术生长点,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学术前沿问题。2010年6月14日至17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文艺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羊城晚报》社协办,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文化·产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
- 郑焕钊
- 关键词:华语电影文化景观文化产业诗学
- 综艺N代的困境与突围之路——以 《明星大侦探》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综艺N代”一词是由季播综艺的诞生而出现的词汇,早期在欧美国家流行,国内则是在2007年由湖南卫视首次尝试引入了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对一些市场热度高、观众口碑好的节目进行二次、三次,乃至N次的持续制作的一种形式。由于前代节目积累下来的热度,使得其后续N代际的节目往往都会受到原观众群体的热捧,关注度颇高。但是与前期的高热度相比,目前国内的“综艺N代”普遍面临口碑下滑,创新乏力,观众流失等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明星大侦探》作为一档口碑极佳,稳定长寿,连续播出五季的N代节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即通过剖析明侦节目所面临的问题和节目组所进行的创新与突围,对当前国内综艺N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考方向。
- 胡满万嘉琪刘可莹张雲琪陈薇郑焕钊
- 从“个体”到“群雕”——试论贾樟柯《三峡好人》的突围和构建
- 2007年
- 《三峡好人》具有文化突围和审美构建的意义:一方面它冲破电影'寻求'主题的一贯迷惘而获得'决定'的勇气,标志着导演和电影人物生存的突围;一方面它意味着边缘个体孤独体验和'怀旧'视点的摆脱,获得构楚中国普通群体日常生活的影像关注和中国当下诗意纪实影像表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第六代电影获得了一个新的审美基点。
- 郑焕钊
- 关键词:《三峡好人》贾樟柯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