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妍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留置针的操作与护理
- <正>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动脉穿刺置管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有创的操作,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好动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血管的选择。本文对12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2013...
- 张红妍
- 文献传递
- 围手术期患者发生麻醉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发生麻醉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医院行全麻的手术患者2 624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感染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围术期患者发生麻醉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24例研究对象,发生围术期感染359例,其中呼吸道感染217例,血液感染95例,其他部位感染47例;致病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56.5%,其中不动杆菌比例最高,占17.8%;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4.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占1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使用过滤器占65.02%,更换钠灰石频率低于1次/天占62.99%、深静脉、动脉穿刺者占32.42%,发生围手术期感染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使用过滤器、更换钠石灰频率<1次/天、深静脉穿刺是围手术期患者发生麻醉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围术期患者发生麻醉相关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使用过滤器,更换钠石灰频率1次/天,有利于减少围产期麻醉相关感染的发生。
- 支慧孟令娟孙明洁张加强张红妍
- 关键词:围手术期预防措施
- 动脉留置针的操作与护理
-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动脉穿刺置管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有创的操作,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好动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血管的选择。本文对12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2013年1月...
- 张红妍
- 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麻醉科主任及专科护士长组织下建立“麻醉科主任-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小组”四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应用在腹部手术全麻患者中,比较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2017年7—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6月)患者麻醉各项情况。结果 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后麻醉躁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麻醉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实施前(P<0.05),麻醉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 四级质量控制管理能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患者各项麻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红妍
- 关键词:腹部手术躁动
- 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HoLEP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30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需行HoLEP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全麻苏醒期心率和血压、躁动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全麻苏醒期心率、血压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HoLEP患者,能够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效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张红妍支慧孟令娟
-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
- 麻醉护士对困难插管的配合与护理
-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
- 张红妍
- 关键词:困难插管麻醉护士配合护理
- 文献传递
- 一例左颞叶动静脉畸形患者的麻醉护理个案
- 张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