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急性肾损伤患者远期肾脏预后的分析
- 目的:追踪基础肾功能正常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后远期肾脏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基础肾功能正常且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发生A...
- 张小红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远期预后慢性肾脏病
- 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追踪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无透析生存病程,探讨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ESR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初诊时肾功能处于CKD3-4期并最终在我院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分析CKD3-4期患者进入...
- 张小红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陈财铭张小红万建新
- 急性肾损伤患者远期肾脏预后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追踪基础肾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后的远期肾脏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基础肾功能正常且于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发生AKI并存活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出院后至少随访2年,按2年后肾功能状态将其分成恢复组及未恢复组,对比其临床特征,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远期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计算随访期间肾功能出现恶化的比例。结果共有1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4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8.1±16.6)岁。AKI1期87例,AKI2期39例,AKI3期40例。肾前性因素37例,。肾性因素113例,肾后性因素16例。出院时肾功能未恢复(P=0.002,OR=2.980)、发生AKI事件时合并感染(P=0.003,OR=2.786)是随访2年后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出院时肾功能完全恢复组84例,出院1年后随访肾功能发现14.3%的患者(12例)进展至CKD3期及以上,2年后23.8%的患者(20例)进展至CKD3期及以上;出院时部分恢复组54例及进展组28例,1年后分别有40.7%的患者(22例)及42.9%的患者(12例)进展至CKD3期及以上,2年后分别有51.9%的患者(28例)及57.1%的患者(16例)进展至CKD3期及以上。结论发生AKI事件时合并感染、出院时肾功能未恢复是AKI后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AKI后即使。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仍有可能进展至CKD,需加强随访观察。
- 张小红洪聪敏邹臻寰李镇洲林佳群万建新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肾功能不全慢性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非透析CKD患者动脉钙化的发生率高;血红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是非透析CKD患者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
- 陈财铭张小红万建新
- 关键词:动脉钙化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
- 补体C3a受体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补体C3a受体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12只8周龄雄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及6只同窝野生型(db/m)小鼠饲养于无特定病原体级环境。实验分组及干预:db/m组、db/db组、C3a受体拮抗剂组,每组6只,其中C3a受体拮抗剂组为db/db小鼠腹腔注射C3a受体拮抗剂(SB290157,10 mg/kg)进行干预,2 d腹腔注射1次,连续注射8周。收集血、尿样本,检测小鼠体重、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收集肾组织,采用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C3及C3a受体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肾损伤分1(Kim-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紧密连接蛋白1(ZO-1)、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α-SMA、ZO-1、Kim-1表达及分布,免疫组化分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明显较高(均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尿NAG均较低(均P<0.01);三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球肥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扩张,C3、C3a受体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均P<0.01);与db/db组相比,C3a受体拮抗剂组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坏死,肾小管扩张不明显。db/db组小鼠肾组织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db/m组,而C3a受体拮抗剂组Kim-1、IL-1、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db/db组(均P<0.01)。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形蛋白蛋白表达均明显较高,ZO-1、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明显较低(均P<0.01);与db/db组相�
- 林恩琴张小红翁梦洁郑晶万建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炎症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骨量异常与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T值,依据不同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骨量减少组(-2.5〈T〈-1)、骨质疏松组(T≤-2.5)。采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钙化。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37例CKD患者,其中骨量正常110例(32.6%),骨量减少146例(43.3%),骨质疏松81例(24.0%)。3组患者在性别、高血压病史、25羟维生素D及N端骨钙素方面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且25羟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随骨量的减少而升高(X^2=7.100,P=0.008);其余骨代谢指标异常(低血钙、高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异常)的发生率在3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全段甲状旁腺素升高(OR=1.938)、BMD低下(OR=1.724)是CKD患者合并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女性(OR=3.312)、血管钙化(OR=1.742)是CKD患者BMD低下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全段甲状旁腺素升高和BMD低下是非透析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和血管钙化则是非透析CKD患者BMD低下的危险因素。
- 张小红陈财铭万建新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慢性钙质沉着症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骨量异常与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
- 万建新张小红陈财铭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密度血管钙化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骨量异常与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
- 张小红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密度血管钙化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骨量异常与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回顾性分析33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临床资料,经双能X线骨密度(BMD)测定和胸部CT检查,用logistics回归分...
- 张小红陈财铭万建新
- 关键词:血管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