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弹力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浆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风险
  • 1篇脂联素
  • 1篇衰竭
  • 1篇栓塞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心肌
  • 1篇糖尿病心肌病
  • 1篇自噬
  • 1篇纤维化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孟
  • 2篇郑红英
  • 2篇陈璟
  • 1篇杨丽娟
  • 1篇马丽
  • 1篇吴庆秋
  • 1篇白芳芸
  • 1篇朵银莉
  • 1篇吴娟
  • 1篇包丽佳
  • 1篇杨锐英
  • 1篇赵梅
  • 1篇陈志娇
  • 1篇杨秀莲
  • 1篇黄丽娟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ST2及AP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可溶性ST2蛋白(soluble ST2,s ST2)、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心衰组)99例,同时选取同期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住院的无心力衰竭的患者65例(前心衰阶段组32例,前临床心衰阶段组33例),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健康体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的s ST2、APN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并分析s ST2、APN与BNP、左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心衰组血浆s ST2、APN、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前心衰阶段组(P均<0.01),心衰组APN水平高于前临床心衰阶段组(P<0.01);2)血浆s ST2、APN、BNP水平在心功能Ⅱ、Ⅲ、Ⅳ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增高(P均<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s ST2、APN与BNP、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s ST2、APN水平明显升高,与BNP及NYHA分级呈正相关,因此两者可以作为心衰患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郑红英赵梅朵银莉黄丽娟白芳芸陈璟陈孟杨锐英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脂联素
津力达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津力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5)、模型组(n=5)和津力达干预组(n=5)。对照组大鼠正常饲料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联合链脲菌素干预,构建糖尿病心肌病模型;津力达干预组大鼠在构建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基础上,以200 mg/kg的津力达连续4周灌胃治疗。利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利用血脂血糖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和自噬信号通路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胰岛素(INS)水平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HbAlc、TG和TC水平升高(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质量指数(HMI)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P<0.05);纤维化指标α-SMA、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表达水平上升(P<0.05),Mst1和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给予津力达干预后,津力达干预组大鼠INS水平比模型组高(P<0.05),FBG、HbA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纤维化指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表达水平降低,Mst1和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津力达能够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并伴随着Mst1/Beclin 1自噬信号通路改变。
王雅蓉吴娟陈孟马丽包丽佳吴庆秋
关键词:津力达自噬糖尿病心肌病纤维化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尚未服用抗凝剂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房颤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标准》(0分、1分、≥2分3个标准)分为低危组(14例)、中危组(22例)、高危组(24例)。同期将入选30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次日清晨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各项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PT、APTT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D-D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TEG参数中R值和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Angle角、MA、C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A2DS2-VASc评分的不同,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3组间的R值、K值、Angle角、MA值、C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TEG参数中R值、K值缩短,Angle角、MA值、Cl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危组比较,高危组TEG参数中R值缩短,Angle角、MA值、Cl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R值、K值与D-D、FIB呈负相关性,Angel角、MA值、Cl值与D-D、FIB呈正相关性。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D-D、FIB具有相关性,TEG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红英杨秀莲杨丽娟白芳云陈孟陈璟陈志娇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