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旺青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多态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慢性
  • 2篇多态性
  • 2篇药物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组胺
  • 2篇慢性荨麻疹
  • 2篇抗组胺
  • 1篇代谢
  • 1篇调节性
  • 1篇血糖
  • 1篇血糖代谢
  • 1篇血脂
  • 1篇药物疗效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陈旺青
  • 6篇朱武
  • 5篇陈翔
  • 3篇李捷
  • 2篇贺毅憬
  • 2篇陈明亮
  • 2篇赵越
  • 1篇易梅
  • 1篇简丹
  • 1篇粟娟
  • 1篇张江林
  • 1篇黄莹雪
  • 1篇龙娟
  • 1篇王英
  • 1篇匡叶红
  • 1篇吴丽莎
  • 1篇廖立秋
  • 1篇郭爱元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鼠CD147过表达对皮肤毛发生成和创伤修复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CD147基因过表达对皮肤毛发和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测量观察CD147基因过表达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对照小鼠生长发育状况;取1、5、8个月龄小鼠,随机拔取背部毛发,显微镜下分类、测量长度;选择8周龄野生型小鼠(WT)和CD147过表达转基因鼠各6只,进行9轮脱毛后,皮肤镜扫描检测毛发密度,背部打孔观察皮肤创伤愈合能力,冷冻切片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皮肤干细胞标志基因CD34表达情况和BrdU法观察皮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CD147过表达对小鼠生长发育和皮肤结构无显著影响;与同窝野生型小鼠毛发相比,各类型毛发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类统计显示各型毛发比例有变化,刚直毛比例减少,Z型绒毛增多;多轮脱毛后,CD147过表达小鼠毛发密度降低,创伤愈合速度减慢;免疫荧光显示CD147过表达小鼠皮肤毛囊干细胞增殖增加。结论CD147在皮肤毛发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促进皮肤干细胞增殖,多轮脱毛后加速毛囊干细胞消耗,从而降低皮肤毛发密度和创伤愈合能力。
胡兴旺谢雅琳龙娟周磊陈旺青邓智利
关键词:CD147创伤修复皮肤干细胞
沙利度胺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皮肤型Rosai-Dorfman病一例被引量:2
2022年
根据文献报道皮肤型Rosai-Dorfman病(CRDD)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雷公藤、甲泼尼龙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报道一例全身多发结节的CRDD患者,其皮损通过沙利度胺口服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缓解,随访4个月,患者皮损明显减少。
王英简丹简丹黄莹雪陈明亮黄莹雪朱武
关键词:沙利度胺曲安奈德
TYMS遗传多态与5-FU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相关
目的 跖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疾病.HPV主要寄生于细胞核内并复制,故药物难以直接将其杀死.五氟尿嘧啶(5-FU)阻断胸苷酸合成酶(TS)转化为胸苷酸,从而干扰细胞核内DNA 的合成.
陈旺青赵越贺毅憬陈翔
C反应蛋白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下降是否小于50%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利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等临床特征资料与CR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中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其CRP水平存在差异(t=–2.715,P<0.01);同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时,有效组治疗前CRP水平低于无效组[分别为(2.5764±2.5059)和(3.6715±4.7732)mg/d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不同疗效的患者间存在差异。
闫思聿陈旺青粟娟陈明亮朱武张江林易梅陈翔李捷
关键词:C反应蛋白疗效疾病严重程度
氨甲蝶呤调控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表达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数量及关键转录因子Foxp3 m RNA的影响。方法:1)收集初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和经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入组,抽取外周抗凝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l ow cytometry,FCM)检测Treg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法检测PBMC中Foxp3 m RNA表达水平;2)将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连续外用在BALB/c小鼠背部,观察6 d,每天拍照记录小鼠皮损变化,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将小鼠皮损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3)在IMQ诱导中期(第3天)使用不同剂量MTX(38.5和77.0 nmol/L)进行小鼠腹腔内注射1次,同时设置PBS组和阴性对照组,肉眼观察各组皮损外观并用HE染色方法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观察6 d;随后采用FCM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q 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比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P<0.05);用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Foxp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由IMQ诱导的BALB/c小鼠表现出银屑病样的皮损外观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其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下降(P<0.01),Foxp3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3)使用不同剂量MTX于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其银屑病样皮炎的皮损外观、逆转病理改变,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细胞数量部分逆转,Foxp3 m 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MTX可以通过调控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来治疗银屑病。
匡叶红张衡朱武吴丽莎陈旺青鲁艳覃群师贾学昆廖立秋
关键词:银屑病氨甲喋呤咪喹莫特
FCER1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荨麻疹易感性及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 荨麻疹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若风团持续至少6周,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则称为慢性荨麻疹.研究证实IgE在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荨麻疹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揭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g...
郭爱元李捷陈旺青朱武陈翔
CRP基因promoter区多态性与慢性荨麻疹易感性及抗组胺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背景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风团和不同程度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环境、遗传及免疫等因素有关.慢性荨麻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部分患者对抗组胺药物治疗抵抗.既往研究提示CRP...
闫思聿陈旺青贺毅憬朱武李捷陈翔
银屑病与血脂血糖代谢关联性分析
背景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与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目的验证在中国汉族湖南人群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的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代谢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分析以上指标是否与银...
赵越陈旺青朱武陈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