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清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血压
  • 1篇溶栓
  • 1篇取栓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主动脉夹层动...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大动脉
  • 1篇静脉溶栓

机构

  • 3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3篇杨德清
  • 2篇李娟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血压状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李娟杨德清
关键词:护理干预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措施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0例,进行分组试验,其中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加专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严重疾病,患者一旦确诊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且需要配合专业的护理干预,才能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杨德清李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常规护理护理干预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模式对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治疗的78例拟行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2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2周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2组预后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1周、2周后的SDS评分、SAS评分、NIHS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干预1周、2周后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1周、2周后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干预1周、2周后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及生活能力,从而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杨德清冯长美秦丽
关键词:静脉溶栓SOLITAIRE机械取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