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可自动按压的简易呼吸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按压的简易呼吸器,包括储氧袋、第一连接管、球囊、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出气管,所述储氧袋、第一连接管、球囊和第二连接管从右至左依次连通,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储氧阀,第二连接管的端部与第三连接管连...
- 吴娟吴静偰俊平樊燕
- 文献传递
- 优质急救护理路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改善分析
- 2024年
- 观察给予创伤性休克患者优质急救护理路径在改善预后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数即40例,收治时间截至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给予全部患者优质急救护理路径,分析救治时间和预后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病情程度、生活质量、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 救治时间各指标分别为(1.36±0.26)、(11.02±2.11)、(14.65±2.74)、(11.35±1.94)、(8.20±1.36)min。预后良好率为85.00%(36/40)。护理后病情程度相比于护理前较优;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高于护理前;护理前自护能力相比于护理后较差;护理后前后心理状态对比,护理后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采取优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救治效率和病情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够提高预后效果。
- 郑丹吴静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预后效果
- 红外静脉可视仪在危重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红外静脉可视仪在危重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危重需静脉穿刺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采用红外静脉可视仪辅助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红外静脉可视仪辅助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危重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
- 吴娟吴静蔡爱敏
- 关键词:危重病人静脉穿刺休克
- 一种急诊护理用骨盆骨折应急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骨盆骨折应急定位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板,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
- 偰俊平吴静吴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桡动脉穿刺用手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用手托,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托起前臂的托板,托板的顶端设置有弯曲部,托板上滑动套接有滑套,滑套的背面螺旋连接有螺栓,底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与底座转动连...
- 吴娟吴静偰俊平樊燕郑丹
- 文献传递
- 一种急诊科护理专用自动供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护理专用自动供氧装置,包括床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表面开设有椭圆形凹槽,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转动轮的前侧滑...
- 吴静吴娟郑丹尹进南王秋侠偰俊平樊燕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提高效率的危重患者救治诊疗用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效率的危重患者救治诊疗用具,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医疗箱,箱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的辅助组件,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急诊工具进行消毒的运动组件,箱体的前方设置有控制板,箱...
- 沈文明张晨然吴静潘奕尧朱铭
-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采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采血装置,具体设计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工作箱,工作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工作箱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患者手臂进行初步夹持限位的运动组件,工作箱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进行杀菌消毒的清洁组件,运...
- 吴静沈文明樊燕偰俊平
- 一种防危害用的洗眼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危害用的洗眼装置,包括环体、柱体、第一软管、直喷头、可充电蓄电池、USB充电口和按压式开关,所述环体的内部螺纹安装有柱体的一端,所述柱体的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第一硬质输液管,所述第一硬质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第...
- 吴娟吴静尹进南樊燕
- 基于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基于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对照组按照传统急救流程模式救治患者,实验组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对两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提出输血申请到开始输血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急诊行影像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提出输血申请到开始输血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急诊行影像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开始时间、抢救成功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时间,提高院内创伤救治效率及成功率;优化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流程;建立整体性与高效性高度统一的全流程一体化救治提供管理数据。
- 吴静湛孝蓉樊燕偰俊平
-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危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