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茹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浆生长素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生长素水平,并分析血浆生长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生长素水平为(67.35±10.8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46±14.59)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明显低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生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血浆生长素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负相关(r=-0.716,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与血浆生长素水平降低有关,血浆生长素水平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脑缺血性损伤予以加重。
- 陈德哲王晶茹王伟伟张静静杨霞峰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生长素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神经保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其梗死前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情况将其分组为A组30例(梗死前无TIA)、B组30例(梗死前有TIA),并分别于2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及B组脑梗死间隔时间、TIA持续时间、脑梗死发病频次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A组脑梗死患者的I级预后率为66.67%,Ⅱ级预后率为36.67%,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脑梗死患者的TIA持续≤10 min、梗死间隔时间<7 d及发作频率在2~3次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I级预后效果更佳,其B组患者TIA2~3次的预后效果更佳(P<0.05)。结论其TIA状态可致使大脑产生较强耐受能力,于后继脑梗死产生神经保护,其因素与脑梗死间隔时间、发作频次及TIA持续时间具有密切关联。
- 陈德哲赵敏王晶茹王伟伟杨霞峰
- 关键词: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短暂性脑缺血
- TCD下血流动力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下血流动力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4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4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血管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TCD检查,分析两组基线资料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女分布、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为(1.12±0.17),大脑前动脉搏动指数为(1.03±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0.81±0.20)、大脑前动脉搏动指数(0.7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48.21±6.18)、(37.10±5.65)cm/s,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46.07±6.52)、(36.82±4.89)c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TCD检查,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大脑动脉搏动指数明显更高,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 王晶茹王慧婷宋亚敏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