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欣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1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产后
  • 3篇后出血
  • 3篇产后出
  • 3篇产后出血
  • 3篇出血
  • 2篇盆底
  • 2篇子宫
  • 1篇电刺激
  • 1篇动脉结扎
  • 1篇动脉结扎术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止血
  • 1篇止血效果
  • 1篇治疗产后
  • 1篇治疗产后出血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电刺...
  • 1篇失禁
  • 1篇双侧子宫动脉

机构

  • 5篇衡水市第五人...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5篇王彦欣
  • 2篇姜泽允
  • 2篇曹建平
  • 1篇王芳
  • 1篇樊利平
  • 1篇陈荣
  • 1篇乔梅
  • 1篇李丽艳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开展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平均体温、术后2 h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体温与术后2 h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彦欣姜泽允曹建平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
2020年
观察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并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以改善产妇产后的身体素质。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选择220例产妇进行研究,所有产妇均自然分娩,收治时间在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间,依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锻炼,研究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锻炼外联合生物电刺激,比较疗效。结果:从整体效果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110/110),对照组为86.36%(95/110),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更理想(p<0.05)。从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长短来看,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从盆底功能评估结果分析,研究组各评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6.36%(18/110),差异明显(p<0.05)。结论:常规康复锻炼可以改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盆底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易出现并发症,且整体效果有待加强,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后,可以明显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
张小琳郑国赏李丽艳王彦欣
关键词:产妇产后盆底康复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联合组患者采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手术组患者采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用药后2 h出血量、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血液学指标[D-二聚体(D-D)、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因子[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手术组(88.33%)和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后2 h出血量为(75.12±15.33)mL,少于手术组[(112.42±23.54)mL]和对照组[(134.54±31.22)mL],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分别为(6.35±2.12)h、(9.54±1.86)d,均短于手术组[(9.77±3.25)h、(12.73±3.15)d]和对照组[(13.21±4.55)h、(14.81±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D-D、FIB水平分别为(1.21±0.45)mg/L、(2.12±0.15)g/L,均低于手术组[(1.96±0.33)mg/L、(2.92±0.41)g/L]和对照组[(2.12±0.34)mg/L、(3.15±0.17)g/L],血红蛋白为(13.64±2.13)g/dL,均高于手术组[(11.31±2.26)g/dL]和对照组[(10.51±3.12)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NOS、NO分别为(11.12±2.18)、(24.62±3.23)μmol/L,均高于手术组[(9.98±2.32)、(18.49±2.22)μmol/L]和对照组[(8.23±2.13)、(11.32±2.5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低于手术组(61.67%)和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具有良好的�
杜兰云王芳陈书霞樊利平王瑾王彦欣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垂体后叶素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最新治疗进展。方法 15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子宫收缩乏力占64.56%,胎盘因素17.09%,软产道损伤15.19%,凝血功能障碍3.16%。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常见,而胎盘异常是造成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明确原因早诊早治,按摩子宫+促宫缩药物治疗为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见效快最常用;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缩止血术有效率高,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姜泽允曹建平刘素芳王彦欣李茶陈荣乔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
2023年
探讨早期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通过锻炼盆底肌疗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结局。方法 以产后早期发生SUI的病例为主要对象,病例数共80例,诊疗时段均为2020.01~2022.10内,以对照分组模式实施试验研究,80例分为2组,以甲乙命名(40例/组)。在治疗方案上,甲组接受单纯锻炼盆底肌疗法,乙组则在接受前组相同锻炼的同时配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诊疗前后分析对照盆底功能项目、尿动力学项目、疗效结局、SUI专用生活质量(I-QOL)项目。结果 对照诊疗后阴道的静息压(RP)、收缩压(SBP)等项目,试验显示前述各项结论突出者为乙组(P<0.05)。对照诊疗后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压(Pdel)、最大尿流率(Qmax)等项目,试验显示前述各项结论突出者为乙组(P<0.05)。对照诊疗后疗效结局项目,试验显示前述各项结论突出者为乙组(P<0.05)。对照诊疗后I-QOL中社会、心理、行为各方面的评分,试验显示前述各项结论突出者为乙组(P<0.05)。结论 早期产后发生SUI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通过锻炼盆底肌疗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尤为突出,不仅可对其盆底功能状态及尿动力学加以改善,也可提升生活上的质量,有较为显著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王彦欣张小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产后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