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建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子宫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盆腔
  • 2篇病变
  • 2篇病变诊断
  • 2篇病理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超声检查
  • 1篇严重程度评估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肿瘤
  • 1篇孕期

机构

  • 7篇沈阳市妇婴医...

作者

  • 7篇顾建伟
  • 2篇张翠珠
  • 1篇刘金凤

传媒

  • 2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孕期系统超声切面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孕期系统超声切面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中的9731例,均于第11~13+6孕周开始对胎儿行系统的超声切面进行检查筛查,并与孕妇中、晚孕期的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出生后胎儿随访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孕妇于孕期进行超声检查共检出了113例(152处)的胎儿结构畸形,其中包括了胎儿的单处结构畸形1例以及胎儿的多处结构畸形1例,多发的畸形综合征记1处的胎儿结构畸形。在产后随访的体检当中发现,孕期超声当中有2例胎儿的结构畸形出现漏诊。孕早期11~13+6孕周进行超声检出60例(80处)胎儿的结构畸形,孕早期的超声诊断出胎儿的结构畸形的敏感度52.63%(80/152)。结论在孕妇孕早期进行系统的超声切面检查筛查可有效的发现胎儿的结构畸形,针对重大的致死性胎儿结构畸形筛查结果明显。同时也需要结合进行孕中期、晚期的超声筛查,以尽量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顾建伟
关键词:孕期
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超声、CT检查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超声、CT检查影像学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盆腔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疾病在不同检查中的影像学图像表现。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率比较(100.00%vs95.24%)上无差异(P>0.05),但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95.24%vs83.33%)(P<0.05)。超声检查示子宫肌瘤表现为肿块多呈现为低回声;宫颈癌显示子宫明显增大,宫颈处可见强光条光团反射,边缘不清;卵巢良性肿瘤病灶边界清楚,内部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卵巢癌病灶内部回声呈现均匀或不均匀;畸胎类肿瘤其病灶外观正常,病灶内部既有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后壁回声增强。CT平扫中子宫肌瘤病灶表现为分叶状或向外突出,进一步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均一强化;宫颈癌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增强扫描可见形态不规则密度影,旁见软组织肿块影;卵巢良性肿瘤平扫示呈圆形或类圆形水样密度块影,病灶壁薄边缘清晰,进一步增强示病灶囊壁略强化而囊肿本身无强化;卵巢癌平扫示病灶外壁乳头状凸起,进一步增强扫描后病灶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畸胎类肿瘤CT平扫示表现典型,具有脂肪、软组织和钙化三种密度,进一步增强示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超声和CT对女性盆腔原发性肿瘤的检出价值类似,但CT检查对盆腔原发性肿瘤的诊断率更高,故临床可将超声检查作为盆腔原发性肿瘤的首选检查,将CT作为其补充检查,进一步提高盆腔原发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张翠珠顾建伟赵秀娜刘金凤
关键词:女性超声
超声不同成像方法诊断子宫畸形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超声不同成像方法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科室临床检查拟诊为子宫畸形的123例患者进行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分别于两种成像模式(Render模式、Omniview模式)下进行子宫冠状面重建,获得定性与分型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磁共振成像、宫腹腔镜或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二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69.11%;经三维Render模式诊断和最终确诊结果比较,符合率81.30%,误诊率18.70%。经三维Omni模式诊断与最终确诊结果比较,符合率83.74%,误诊率16.26%。两种成像模式诊断子宫畸形的符合率均比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对比两种成像模式诊断子宫畸形的符合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超声两种成像模式下的子宫畸形诊断率均较高,并且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率。
顾建伟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检查准确率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进过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子宫内膜样变的情况。结果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宫内膜厚度均超过10 mm,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宫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息肉、肌瘤、内膜增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7,P=0.000);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的血流显示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6,P=0.000);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内部血流阻力指数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2,P=0.001);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均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可以提高对病灶的检出率,有利于确认病灶的良恶性,同时对患者无创伤性。
吕双宏张翠珠顾建伟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病理学
超声多参数联合指标在宫腔粘连诊断及其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联合指标运用于宫腔粘连诊断及其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44例于我院执行经阴道超声卵泡周期监测患者按照宫腔镜检查结果分为A组(宫腔粘连者,n=25)和B组(非宫腔粘连者,n=19),统计并整理所有实验对象的基础信息,并给予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多参数联合指标的差别。结果A组中三线征阳性者占32.00%、子宫内膜回声均匀者占28.00%,明显低于B组78.95%、68.42%(P<0.05)。A组在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子宫内膜容积、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子宫内膜下容积上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出其他单一指标(P<0.05)。结论超声多参数联合指标运用于宫腔粘连诊断中的效果较为突出,但难以评估患者粘连严重程度。
顾建伟
关键词:超声宫腔粘连
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在盆腔囊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盆腔囊性肿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进行检查的120例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统一接受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性质囊性肿块的超声成像特征,并结合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对超声扫描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检出良性肿块70例,恶性肿块50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111/120)、误诊率为4.17%(5/120)、漏诊率为3.33%(4/120)。良性肿块超声特征:肿块直径较小、边界清晰且形状规则、回声分布较弱或无回声、盆腔附壁伴有声影光团、多为单侧呈现多房性特征、瘤壁增厚,但血流信号较弱,Adler血流分级多为1~2级、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恶性肿块超声特征:肿块直径较大、边界模糊且形状不规则、点状强回声分布、大量腹水且穿透性较差、瘤壁增厚,且内部血流信号丰富,Adler血流分级多为3级、血流阻力指数RI均≥0.7。结论 超声检查可通过对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肿块直径、边界、形状、回声分布及肿块内血流信号等参数进行观察,有效鉴别囊性肿块的良、恶性病变,其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漏诊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海坤顾建伟赵秀娜
关键词:超声检查
子宫腺肌病病灶侵袭深度及范围对患者妊娠流产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灶侵袭深度及范围对患者妊娠流产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102例有妊娠意愿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明确子宫腺肌病病灶侵袭深度及范围。根据患者病灶侵袭深度分为BⅠ、BⅡ等级,根据患者病灶侵袭范围分为AⅠ、AⅡ、AⅢ等级。比较不同病灶侵袭深度及范围患者的妊娠流产率;病灶侵袭范围及深度对患者流产率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病灶侵袭范围AⅠ25例(24.51%)、AⅡ54例(52.94%)、AⅢ23例(22.55%)。10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病灶侵袭深度BⅠ62例(60.78%)、BⅡ40例(39.22%)。不同病灶侵袭深度、侵袭范围患者的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侵袭范围、病灶侵袭深度是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生妊娠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可能会导致患者流产,且患者妊娠流产率随着子宫腺肌病病灶侵袭程度的加剧而升高,临床应对存在妊娠意愿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病灶侵袭深度及范围,并对高危流产人群采取及早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流产率。
贾婷婷徐威顾建伟赵秀娜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流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