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 作品数:34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被引量:16
- 2011年
-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探讨。在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实验的内容首先要体现高分子化学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高分子合成;其次实验项目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再次实验时间要与理论课程相协调,实验项目的安排顺序要合理;同时实验预试必不可少;另外还要积极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 刘宁李田王小丹刘丰收
-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 柔性织物三维动态模拟中的网格剖分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论述了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柔性织物在三维动态模拟中网格剖分问题 ,针对剖分子区域的划分、子区域间拼接光顺性和任意区域下的二维剖分算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 刘宁高成英罗笑南
- 关键词:三维动态模拟弹簧质点模型计算机图形学
- 织物模拟中的自适应网格剖分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提出一种在织物模拟中的动态网格剖分方法,针对传统模拟算法中因网格剖分固定和曲面整体网格均匀剖分造成模拟误差与计算耗费,分别从织物物理和几何角度出发,提出在动态模拟过程中的自适应的网格剖分方法。利用模拟过程中曲面片局部形变信息,对网格进行动态剖分与合并,有效提高了模拟效率。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具有模拟效率高、易于计算机实现等优点,特别在对非均匀形变物体模拟中,该算法从模拟效率和精度均得到满意结果。
- 刘宁高成英罗笑南
- 关键词:织物模拟自适应网格剖分仿真模拟
- 基于MapReduce面向列的数据库存储方案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将传统的并行DBMS技术应用到Hadoop框架,在此基础上将面向列的数据库存储技术引入Hadoop的复制和调度机制,进而获得高效的编程模型与编程API.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主要应用在map phase阶段,同时能够使得MapReduce的性能提高两倍.
- 李爱武刘宁严升则
- 关键词:MAP
- 论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的教学改革被引量:5
- 2014年
-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介绍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的课程特点。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学生基础、适应社会发展、侧重实践性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思想。
- 黄菊刘宁潘育方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 省道转移在二维服装CAD中的实现
- 2001年
- 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服装结构技法中胸腰省转为侧缝省以及胸腰省转为袖窿省在二维服装 CAD中的实现方法 .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简便直观的模拟手工操作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
- 高成英刘蓉刘宁徐青青
- 关键词:省道转移保形变换
- 织物仿真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被引量:12
- 2002年
- 织物变形仿真是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对当前较为流行的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分别从几何的、物理的和混合的 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在最后对 3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 高成英刘宁罗笑南
- 关键词:三维模型有限元计算机图形学纺织学
- 基于序列图像的实时人流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针对可见光下人流检测、识别算法中存在的运动目标分割准确率低、识别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跟踪与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时空一致性,将帧间二阶差分(SODP)与边缘检测相结合进行运动目标分割;再根据行人运动模型和运动目标局部性特征,通过粗采样方法快速提取跟踪特征向量;利用运动目标轮廓投影比、形状因子等特征分量,并构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运动目标分类器进行识别.通过对大型商场进行的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法在运行效率、识别准确率方面均取得满意结果.同时,算法对于光线、阴影和人流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适应性.
- 高成英刘宁罗笑南
- 关键词:模式识别神经网络边缘检测
- 炭气凝胶微球的合成工艺调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013年
-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炭气凝胶微球,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利用所得产品吸附氯化钯溶液,探讨炭气凝胶微球对P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合成条件可以实现对合成过程的有效控制,炭气凝胶微球对Pd2+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率最高可达99.2%。
- 欧少通梁新慈邓家瑜戴子才朱梦怡刘宁
- 关键词:钯
- 基于数据挖掘降雨量建模和预测
- 2014年
- 降雨量的大小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地区水的质量。基于一个地区的雷达反射率数据和翻斗式雨量计(TB)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降雨量的建模和预测。结合基于TB和基于雷达的降雨量预测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充分利用TB数据和雷达数据进行降雨量预测的新模型。在这种预测模型中采用五种数据挖掘的方法: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分类和回归树、支持向量机和K-最近领域法。为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以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基准模型和一种基于临近区域TB数据的模型用于对比。通过与几种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李爱武刘宁
- 关键词:数据挖掘雷达反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