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涛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复发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7年收治的6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35例(57.4%)行完全腹腔镜手术,24例(39.3%)行腹腔镜联合开腹(杂交技术)手术,2例行开放修补术(3.3%);其中33例属于复杂切口疝;术后随访(14.0±3.2)个月,6例(9.8%)复发,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1例(16.7%)、12个月复发1例(16.7%)、24个月以后复发4例(66.7%)。结论:腹部复杂切口疝围手术期应重视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术后远期复发率。 陈华涛 闵凯 任骏关键词:切口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复发 过表达KLF17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血管生成拟态以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转染KLF17基因对人结直肠癌血管生成拟态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KLF17表达质粒PIRES-EGFP-KLF17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前后KLF17和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血管上皮钙黏附素(V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粘连蛋白5γ2链(LN-5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Transwell实验检测KLF17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KLF17表达质粒后SW480细胞中的KLF1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细胞(P <0. 01)。过表达KLF17后SW480细胞中VE-cadherin、MMP-2和LN-5γ2的表达量以及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转染KLF17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其血管拟态的形成,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 陈华涛 瞿紫微 孟庆彬 肖新波 赵春翔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 结直肠癌 VE-CADHERIN MMP-2 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66例;年龄为(58±4)岁,年龄范围为31~85岁。患者均采取补片置入方式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问卷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10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为(111±1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1±2.4)d。104例患者中,行开放手术29例,行腹腔镜手术38例,行杂交手术37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下区(M4型)25例、胁腰部(L2型)2例、髂部(L3型)2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壁肌肉后。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剑突下(M1型)9例、上腹部(M2型)23例、肋缘下(L1型)6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部(M3型)27例、耻骨上区(M5型)10例。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2)并发症情况: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修补区域浆液肿2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愈合不良2例、修补区域浆液肿4例。104例患者中,6例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患者,经局部封闭及镇痛治疗均缓解;3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局部换药及二次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6例修补区域浆液肿患者,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痊愈。无肠瘘、肠梗阻、腹 闵凯 任骏 吴彪 赵春翔 王辰啸 陈华涛 李晓辉 肖新波 郭建辉 孟庆彬关键词:腹壁切口疝 修补手术 杂交 腹腔镜检查 伴有同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史的腹股沟疝手术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腹股沟疝病人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难点。方法 2010年3月~2018年5月,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史伴同侧新发腹股沟疝的手术病人21例,分析手术中的解剖特点及术式选择。本组21例病人种,9例病人选用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外疝修补术(TAPP)手术7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手术2例;开放手术12例,均采用Lichtenstein手术。结果 17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膀胱间隙粘连,腹膜前内侧间隙分离困难,难以完全暴露耻骨支;而Lichtenstein手术层次间隙清晰,操作顺利。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腹股沟疝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膀胱间隙粘连,选用Lichtenstein为主要手术方式,减少耻骨膀胱前间隙的大面积分离。 陈华涛 邵永胜 李晓辉 瞿紫微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 siRNA靶向干扰KLF17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017年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 i R N A)技术探究体外沉默K rüp p e l样因子17(Krüppel like factor 17,KLF17)的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抑制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KLF17的si RNA真核质粒表达载体,用电转染法转染至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KLF17、E-钙黏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KLF17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i RNA后的SW480细胞培养48 h后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且细胞形态由圆形或多边形变成梭形并向外伸出多个细胞突起;转染si RNA后KLF17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以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抑制KLF17的表达可以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其细胞的增殖以及转移. 瞿紫微 孟庆彬 肖新波 陈华涛 赵春翔 张红芬关键词: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过表达KLF17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上皮-间质转化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KLF17基因转染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KLF17表达质粒PIRES-EGFP-KLF17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为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 W480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KLF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EMT上皮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KLF17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KLF17转染48 h后S W480细胞中KLF1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5087±0.0288;0.6 1 0 0±0.0 5 7 9 0)均较对照组(1.0 0 0 0±0.0 1 9 8;0.3 5 4 3±0.0 3 4 0)明显升高(均P<0.01);转染KLF17基因后,SW480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2.0704±0.0620;0.5446±0.0245)较对照组均(1.0000±0.0106;0.3952±0.0430)均显著升高(均P<0.01),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0.4622±0.0279;0.3290±0.0367)较对照组(1.0000±0.0780;0.5229±0.0496)均显著降低(均P<0.01);转染KLF17基因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86.67个±10.97个)较对照组(145.30个±11.37个)及阴性对照组(135.33个±12.66个)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KLF1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EMT而降低其侵袭能力. 彭晶晶 孟庆彬 肖新波 陈华涛 赵春翔 瞿紫微关键词: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CRISPR/CAS9敲除PD-1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回输对小鼠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9)技术敲除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回输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皮下注射CT26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从3只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提取TIL,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对TIL进行PD-1基因敲除;回输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输注淋巴细胞组(Lym)、输注荷瘤小鼠TIL组(TIL)、慢病毒空载对照组(pVSV-G-PX458-NC)组、PX458-PD-1-sgRNA1组(PD-1-sgRNA1),每组10只;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组织质量及肿瘤抑制率;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TNF-α和IFN-γ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CD4+T、CD8+T细胞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表达。结果:PD-1-sgRNA1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抑制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及PD-1、PD-L1表达,提高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TNF-α、IFN-γ含量、CD4+T、CD8+T细胞表达(均P<0.05)。结论:CRISPR/CAS9敲除PD-1的TIL回输能明显抑制结肠癌小鼠肿瘤组织Ki-67和VEGF表达,增加CD4+T、CD8+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瞿紫微 李晓辉 郭建辉 陈华涛 吴彪 孟庆彬关键词:PD-1 结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生长 Jagged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Jagged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Jagged2在4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检测到Jagged2 mR NA和蛋白质的表达.Jagged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Jagged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5.7%vs 33.3%,χ~2=23.92,P<0.01),且Jagged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Jagged2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陈华涛 瞿紫微 肖新波 赵春翔关键词: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定量PCR 蛋白质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