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雅菲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食管
  • 2篇衰竭
  • 2篇曲张
  • 2篇胃底
  • 2篇胃底静脉曲张
  • 2篇胃底静脉曲张...
  • 2篇胃底静脉曲张...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颈静脉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静脉曲张破裂
  • 2篇静脉曲张破裂...

机构

  • 8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9篇陈雅菲
  • 2篇王志民
  • 1篇范钟麟
  • 1篇王学红
  • 1篇雷雷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血浆置换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后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6.67%)好于对照组(56.6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3.33%)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陈雅菲
关键词: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安全性
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奥替溴铵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奥替溴铵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2例。奥替溴铵组口服奥替溴铵片,1片/次,3次/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3次/d。联合组给予奥替溴铵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方法同上。3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消化道症状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奥替溴铵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69.0%、95.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症状频率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肠易激综合征IBS-QOL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替溴铵片
陈雅菲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与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情况分为HE组(n=36例)和非HE组(n=112例)。整理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HVPG)、术后1 d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WBC、P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HE病情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HE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资料、MELD评分、手术前后HVPG及术后1 d的SCr、AST、WBC、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组TBil、、血氨水平、PT均高于非HE组,Alb、FIB低于非HE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氨(OR=2.678,95%CI:1.413~5.073),高TBil(OR=0.934,95%CI:1.402~4.617),低Alb(OR=2.425,95%CI:1.243~4.732),PT延长(OR=2.354,95%CI:1.277~4.338),低水平FIB(OR=2.545,95%CI:1.341~4.830)均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发生HE的危险因素(P<0.05);血氨、TBil、PT与HE程度均呈正相关(r=0.521、0.574、0.608,P<0.05),Alb、FIB与HE程度呈负相关(r=-0.415,P<0.05)。结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HE发生风险。
陈雅菲郭皓王志民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肝性脑病
CT征象和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T征象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98例,术前行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肿瘤长径、门静脉癌栓、肝硬化、肝淋巴结肿大情况进行统计,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特征并与CT征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与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肿瘤长径大于5厘米和门静脉癌栓患者例数比较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肝硬化和淋巴结患者检查结果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与VEGF表达相关的有瘤体边缘清晰度、瘤体坏死状况及有无静脉癌栓(P<0.05),CT表现瘤体直径、瘤体有无供血动脉与VEGF表达无关(P>0.05)。结论 CT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肝细胞癌患者基本状况,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VEGF的表达与CT有密切关系。
陈雅菲雷雷
关键词:病理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评价治疗后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复发例数及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vs 70.45%;χ~2=8.874,P=0.031<0.05);治疗前,两组症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回盲部5-HT水平和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4 vs 13,χ~2=4.765,P=0.0290<0.05)。结论: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能显著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降低5-HT水平,预后不易复发。
陈雅菲
关键词:乌梅丸蒙脱石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肠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肠病的效果。选取2015年07月~2016年08月在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功能性肠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抑郁焦虑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的嗳气、恶心、呕吐、反酸、早饱、食欲不振、便秘、腹胀、腹痛、腹泻评分以及抑郁(28.70±8.00)分、焦虑(33.00±7.00)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肠病的效果显著,能够维持患者较好的心理状态,改善其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等相关临床表现。
陈雅菲
关键词:功能性肠病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常规药物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对照分析
2017年
目的:对比并分析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00例,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均为50例,分别为本次探究讨论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LB、TBIL、ALT和PT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数据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必须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相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的用药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陈雅菲
关键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EGV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观察组采取TIPS治疗。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为2.22%(1/45),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TBIL、AS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治疗EGV破裂出血可有效缓解EGV程度,降低EGV再出血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可靠。
陈雅菲郭皓王志民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功能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IBS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肠道感染、脑-肠轴功能紊乱、免疫活化等因素有关.最新研究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在IBS的发病中亦起重要作用.本文就SIBO在IBS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陈雅菲范钟麟王学红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杆菌科流行病学氢呼气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