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6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涎腺型恶性肿瘤,在所有肺癌的占比不足1%,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形态学特征,其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大类[1]。PMEC因发病率极低,以往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或是小样本研究,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病理组织学上易误诊。
- 师晨阳李文才李彦鹏张岚姜国忠郑湘予刘新奎陈壬寅
- 关键词: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N-[^(18)F]氟甲基)-胆碱的自动化合成及其生物分布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住友CFN-multi-P100多功能模块快速、自动化合成(N-[^(18)F]氟甲基)-胆碱(^(18)F-FCH),并评价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以及胰腺癌裸鼠模型的PET/CT显像情况。前体CH2Br2与^(18)F-气相反应生成18FCH2Br,18FCH2Br经4个Si柱纯化后与三氟甲基磺酰银(Ag-Triflate)反应生成活性更高的氟代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18)FCH2OTf),新中间体与预先加在C-18柱子上的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反应再经SEP-PAK CM柱纯化得到18F-FCH。将^(18)F-FCH静脉给予正常小鼠,分别在给药后5、10、30、60、90、120min处死,测定主要脏器的质量及放射性计数。将^(18)F-FCH静脉给予胰腺癌裸鼠,注射10min后观察荷瘤裸鼠的PET/CT显像情况。结果显示,^(18)F-FCH合成时间32min,未校正的合成效率为(25±5)%(n=23),放化纯度大于97%。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显示,18F-FCH在血液中清除快,绝大多数脏器在5min时放射性分布达最高值,后逐渐降低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而脑、肺、肌肉对^(18)F-FCH的摄取均较少。荷瘤(胰腺癌)裸鼠的PET/CT显像表明,^(18)FFCH在裸鼠肾脏、肝脏和脾脏聚集,胰腺癌细胞对^(18)F-FCH未见明显摄取。结果提示,住友CFN多功能模块可自动化、快速合成18F-FCH。18F-FCH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与文献报道的11 C-胆碱相似,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仍需进一步研究。
- 李彦鹏温馨程兵谢新立杜晓光韩星敏
- 关键词:自动化合成生物分布
- 血清胱抑素C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2
- 2014年
- 目的 比较血清胱抑素C及基于胱抑素C的几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验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304例,其中男162例,女142例,年龄14 ~ 80岁.以双血浆法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参考标准(sGFR),将简化MDRD(GFR1)方程、CKD-EPI胱抑素C方程(GFR2)和CKD-EPI肌酐-胱抑素C方程(GFR3)计算的GFR与sGFR做比较,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其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计算方程在CKD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种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方程计算结果和参考方法所得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0.738、0.724,P均<0.05),但三者在不同GFR阶段评估GFR时同sGFR比较存在一定偏差:当sGFR<15 ml/(min·1.73 m2),即处于CKD5阶段时,GFR2 12.32(10.07 ~ 19.80)和GFR3 10.97(8.36 ~17.98)均显著低于sGFR 8.26(3.59 ~ 12.67),Z=-3.959,P<0.001; Z=-2.450,P=0.014.当GFR分别处于CKD2[GFR为60 ~ 89 ml/(min·1.73 m2)]和CKD4[GFR为15~29 ml/(min· 1.73m2)]阶段内时,GFR1显著高于sGFR(t=-2.705,P=0.027;Z=-2.510,P=0.01),而当GFR分别处于CKD1 GFR≥90 ml/(min·1.73 m2)]和CKD3[GFR为30~59 ml/(min· 1.73 m2)]阶段内时,GFR2显著低于sGFR(t=4.270,P=0.004;t =2.762,P =0.011);以GFRs为标准对CKD进行分期时,GFR1、GFR2、GFR3方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0.896和0.915.结论 3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评估CKD患者肾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合分析,CKD-EPI肌酐-胱抑素C方程在CKD不同阶段内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对CKD患者CKD分期诊断更为准确,在评估肾功能时联合分析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可减少判断误差.
- 刘红春苏利沙赵占正韩星敏李彦鹏刘栋张根豪张俊华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
- Ⅳ期肺腺癌初诊时转移特征和生存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初诊Ⅳ期肺腺癌患者转移的主要特征和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160例经病理和全身成像证实的Ⅳ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胸部淋巴结134例(83.8%)、肺/肺淋巴管101例(63.1%)和胸膜/心包71例(44.4%)。160例肺腺癌中位生存期为18.0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64.6%、30.8%、2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胸部淋巴结有无转移、胸膜/心包有无转移、腹部/盆腔有无转移、颈部/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有无用TKI治疗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Ⅳ期肺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分化程度(OR=2.648,95%CI=1.689~4.150)、颈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OR=2.517,95%CI=1.358~4.664)、腹部/盆腔是否转移(OR=2.005,95%CI=1.203~3.342)、胸部淋巴结是否转移(OR=1.972,95%CI=1.067~3.645)、是否用TKI治疗(OR=1.694,95%CI=1.073~2.675)、胸膜/心包是否转移(OR=1.664,95%CI=1.050~2.637)。结论:Ⅳ期肺腺癌有独特的转移特征;肿瘤分化程度,颈部/腋窝淋巴结、腹部/盆腔、胸部淋巴结、胸膜/心包是否转移,是否使用TKI治疗,可作为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 李莎吴静胡亚辉韩星敏刘保平李彦鹏
-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两种注射方法比较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中12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两种注射方法对实际注入剂量准确性和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注射操作者受辐射时间的差异,探索适宜的注射操作方法,以提高显像质量,做好注射工作的辐射防护。方法选取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检查前注射18F-FDG,剂量(7.2±0.2)mCi,体积0.5ml。实验组采用间接注射法,对照组采用直接注射抽回血再注射法。分别测量注射后注射器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记录注射操作人员完成每例注射直接接触18F-FDG时间。从PET-CT采集图像观察记录受检者皮肤有无放射性污染及皮下血管外漏情况。结果实验组注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18F-FDG时间、药物皮下血管外漏和皮肤放射性污染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而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均较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注射法注入剂量精确、方法稳妥,利于显像检查和辐射防护。
- 杜晓光陈艳林程兵李彦鹏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注射静脉内
- 18F-FL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评价18 F-FLT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间37例经活组织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LT和18F-FDG双显像剂PET/CT检查,对显像结果分别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分别对不同病理类型原发灶的SUVmax进行两样本t检验,对2种显像方法诊断效能的比较行x2检验.结果 18F-FL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原发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9.2% (33/37)和91.9% (3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8,P>0.05).弥漫型胃癌的18F-FLTSUVmax为6.89±1.38,与肠型胃癌的3.79±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3,P<0.05);而两者的18F-FDG 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3±1.97与6.36±2.32,t=1.066,P>0.05).18 F-FLT和18 F-FDGPET/CT对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 (35/54)、97.6%(246/252)、91.8%(281/306)和88.9% (48/54)、82.9% (209/252)、84.0% (257/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796、30.948、8.854,均P<0.05);两者联合,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提高至92.6%(50/54)、98.8% (249/252)、97.7% (299/306).结论 18F-FLT是18F-FDG摄取少或不摄取的弥漫型胃癌的补充显像剂;对于胃癌转移淋巴结,18F-FLT比18F-FDG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但灵敏度较低,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杨洋阮翘韩星敏李彦鹏谢新立程兵
- 关键词:淋巴结胸苷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