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远端延长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 目的 为髋关节直接前入路远端延长及其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参照手术入路层次对10个成年尸体下肢标本相关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股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0...
- 潘骏李斌蔡宁宇史旭超潘天龙
- 关键词:髋关节应用解剖学
- 栀子苷对大鼠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 实验目的: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进行性的关节功能障碍和关节软骨退变的疾病,是患者以关节持续疼痛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炎症相关因子在OA的病情发生和进展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个十分重...
- 潘天龙
- 关键词:栀子苷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介质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紫铆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紫铆因对U2OS骨肉瘤细胞的凋亡及侵袭转移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U2OS骨肉瘤细胞在不同浓度的紫铆因作用下处理24 h,CCK-8细胞活性试剂盒测定U2OS骨肉瘤细胞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U2OS骨肉瘤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U2OS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25、50、100μmol/L紫铆因处理组与0μmol/L紫铆因组比,细胞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μmol/L紫铆因处理组与0μmol/L紫铆因组比,Bax的表达量增加,Bcl-2、MMP-2、MMP-9表达量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铆因可以促进U2OS骨肉瘤的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 林增潘天龙吴登颖康晓雕蔡宁宇潘骏
- 关键词:凋亡
- 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远端延长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为髋关节直接前入路远端延长及其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参照手术入路层次对10个成年尸体下肢标本相关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0.61±0.39)、(-0.65±0.39)、(-0.10±0.32)cm,股外侧皮神经内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1.53±0.52)、(0.67±0.56)、(1.28±0.56)c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髂前上棘(ASIS)的距离分别为(7.77±0.79)、(11.01±1.48)、(14.91±1.48)c 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X1线平面的距离分别为(0.48±0.58)、(4.99±1.18)、(7.35±1.07)c m。股神经股外侧肌支分支(最上支、最下支)入肌点与ASIS的距离分别为(11.26±0.96)、(15.09±1.74)cm,股神经股外侧肌支分支(最上支、最下支)入肌点与X1线的距离分别为(4.70±2.09)、(7.71±1.45)cm。结论转子间线的远端是许多神经分支的入点,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的远端延长不应超过大转子平面以下1.1cm。
- 李斌蔡宁宇史旭超潘天龙潘骏
- 关键词:髋关节应用解剖学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4-12诊治的272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相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从14项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术后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2.5 h)、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与谵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可能是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h)该4项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该4项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13.865、1.837、2.140、2.437。结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 h 4项危险因素为老年髋部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冯旭陈辉蔡宁宇潘天龙陈红卫潘骏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谵妄
- p27基因缺失在调节骨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明确p27基因在调节骨发生和骨转换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选择同窝8周龄野生型(WT)和p27纯合子(p27-/-)小鼠胫骨和股骨行骨髓抽除术,利用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比较分析了术后3天、7天、11天和1...
- 潘骏厉驹蔡建武陈辉蔡宁宇李斌潘天龙史旭超
- 关键词:骨转换骨发生
- 人参皂苷Rh2通过调控GSK-3β/Wnt双信号通路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Rh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Rh2在骨肉瘤中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Rh2处理骨肉瘤细胞,用MTT法检测骨肉瘤细胞活性的变化;用基质凝胶(Matrigel)侵袭和孔膜法(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用Annexin V-FITC/PI调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的调亡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侵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Rh2处理后,MTT实验结果表明Rh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长(P<0.05)。Matrigel侵袭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Rh2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P<0.05)。Annexin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Rh2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凋亡反应(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则显示Rh2可以上调Bax、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抑制Bcl-2、PARP、MMP2、MMP9蛋白的表达。Rh2还可以通过激活GSK-3β并抑制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相关蛋白来达到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反应的作用。结论:Rh2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GSK-3β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 潘天龙潘骏
- 关键词:人参皂苷RH2骨肉瘤细胞侵袭
- 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远端延长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 目的:为髋关节直接前入路远端延长及其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参照手术入路层次对10个成年尸体下肢标本相关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
结果:股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
- 潘骏李斌蔡宁宇史旭超潘天龙
- 关键词:解剖学特征
- 紫铆因通过自噬途径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紫铆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紫铆因抗骨肉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24h和30μmol/L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不同时间,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及自噬相关蛋白p62、LC3、Beclin-1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自噬泡的产生;最后分别用自噬激动剂和自噬抑制剂预处理后再加入紫铆因作用于骨肉瘤细胞,并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紫铆因作用后,骨肉瘤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Bax、Cleaved caspase3、Beclin-1、LC3 Ⅱ的表达增加,而Bcl-2、p62的表达降低,骨肉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紫铆因处理组有较多自噬泡产生;使用自噬抑制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对骨肉瘤的凋亡效果被逆转,而使用自噬激动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使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效果进一步增强。结论紫铆因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活性并促进其凋亡;同时紫铆因可以激活自噬,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 蔡宁宇潘天龙李斌吴登颖潘骏
- 关键词:骨肉瘤凋亡自噬
- 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远端延长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 目的为髋关节直接前入路远端延长及其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参照手术入路层次对10个成年尸体下肢标本相关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0.61...
- 潘骏李斌蔡宁宇史旭超潘天龙
- 关键词:髋关节应用解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