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铎儒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人工智能
  • 3篇白内障
  • 2篇眼科
  • 2篇手术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白内障
  • 1篇眼科手术
  • 1篇医师
  • 1篇远程
  • 1篇远程医疗
  • 1篇诊疗
  • 1篇诊疗研究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视觉损害
  • 1篇酸钠
  • 1篇住院医师
  • 1篇溴芬酸钠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林浩添
  • 5篇林铎儒
  • 2篇吴晓航
  • 1篇黄凯
  • 1篇刘奕志
  • 1篇晏丕松
  • 1篇陈伟蓉
  • 1篇李燕
  • 1篇梁苑

传媒

  • 1篇眼科学报
  • 1篇眼科学报(英...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社区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社区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对白内障人工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远程医疗的模式,由社区卫生人员对居民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等,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由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人类医生依次进行白内障评估。结果:受检人群中男性所占比例为35.7%,年龄中位数为66岁,裂隙灯眼前节照片有98.7%的图像质量合格。该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外部验证集中检出重度白内障的曲线下面积为0.915。在人类医生建议转诊的病例中,有80.3%也由人工智能系统给出了相同的建议。结论:该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白内障社区筛查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开展社区筛查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吴晓航刘力学陈睛晶赖伟翊林铎儒晏丕松刘奕志林浩添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智能社区卫生服务远程医疗
溴芬酸钠滴眼液在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在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对减少术后短期炎症和高眼压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拟行白内障手术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分为研究组25例(34眼)及对照组29例(35眼)。对照组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眼膏,研究组术前术后联合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同时减少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用量。通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炎症反应、角膜水肿、眼压和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组间对比(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用药方案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例患儿,其中研究组25例,对照组29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眼压(13.44±2.84及14.54±3.01 mm Hg,P=0.123)和中央角膜厚度(554.88±49.42及576.91±49.08μm,P=0.068)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两组患儿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在术后1月下降。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15.11±5.18及18.70±8.92 mm Hg,P=0.04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周的高眼压患者(> 21 mm Hg)比例分别为8.82%(3/34)和20.0%(7/35);术后1月的高眼压患者比例分别为2.94%(1/34)和5.71%(2/35)。研究组在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后发性白内障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和并发症,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
陈睛晶林铎儒林卓玲李晓颜吴晓航林浩添陈伟蓉
关键词:溴芬酸钠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并发症
眼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被引量:5
2018年
手术机器人具有灵活性好、精度高和操作稳定等优点,是提高眼科手术操作安全性和精准性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对眼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在眼前节和眼后节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完成了仿真和动物实验验证。但眼科手术辅助机器人要真正进入临床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缺乏智能化决策系统、手术机器人涉及的眼科疾病范围局限、智能手术工具种类少和高精度导航技术水平不足等。本文将从眼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两方面进行综述。
林铎儒黄凯林浩添
关键词:人工智能
我国未成年人视觉损害人工智能诊疗研究的现状和建议被引量:5
2020年
未成年人的视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这个关键阶段发生的视觉损害容易破坏正常的视觉发育规律,对未成年人的视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早筛早治是减少未成年人视觉损害的关键。加快医学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研发,有望为未成年人视觉损害的大规模人群智能筛查,实现未成年人视觉损害的早防早治提供新思路。
林浩添林铎儒
关键词:未成年人视觉损害近视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
眼科住院医师委托培养效果的评估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住院医师委托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采用客观考核和主观问卷两种方法评估我国眼科住院医师委托培养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广东省深圳市政府于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委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9名学员。本研究对所有学员的基本信息、临床培训情况、以及考核成绩等客观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设计了一份包含13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对每位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本研究纳入9名研究对象,包括2名男性和7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6±3)岁,学历水平情况为学士7名和硕士2名,其中有7名毕业于国家重点医学院校。3年内人均轮转眼科亚专科超过10科,平均主管病人数及参加手术例数分别为736和1 219例,门诊工作总量人均6 274人次,所有学员均按规定至少完成综述1篇。8名(88.89%)学员认为可以独立诊断并治疗大部分常见眼科疾病,而且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眼科基本临床操作,5名(55.56%)学员可以单独完成翼状胬肉切除术、霰粒肿刮除术、前房穿刺术等。6名(66.67%)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安排合理。8名(88.89%)学员对这次委托培养总体比较满意。所有9名培训学员中,最终有7名(77.8%)顺利通过中山大学第一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结论:培训学员对现行的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接受程度较高,基本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对常见眼病能独立进行诊治。委托培养学员的学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培训考核通过率。
李燕林铎儒梁苑陈茗菲林浩添
关键词:眼科住院医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