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见敏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番茄
  • 3篇基因
  • 2篇胁迫
  • 2篇克隆
  • 2篇基因克隆
  • 1篇蛋白
  • 1篇盐胁迫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课程
  • 1篇诱饵载体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期
  • 1篇原核
  • 1篇弱光
  • 1篇弱光胁迫
  • 1篇生物合成
  • 1篇双杂交系统
  • 1篇思政
  • 1篇褪黑素
  • 1篇器官

机构

  • 6篇贵州大学

作者

  • 6篇须文
  • 6篇闫见敏
  • 3篇王琪
  • 2篇张万萍
  • 1篇杨雪莲

传媒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COMT-1基因的敲除表达载体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OMT‑1基因的敲除表达载体及应用,所述基于COMT‑1基因的敲除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包括: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使用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进行质粒的提取...
须文闫见敏李云洲
番茄叶绿体外膜转运蛋白(TOC复合体)组分鉴定、基因克隆与弱光胁迫下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叶绿体外膜转运蛋白(translocon of the outer membrane of chloroplasts,TOC)介导了数千种位于细胞质中由细胞核编码的前体蛋白的识别与初始转运,对叶绿体生物合成及正常行使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番茄TOC复合体组分及其表达特性,本研究基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全基因组数据对番茄TOC复合体进行组分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及弱光胁迫下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0个TOC组分,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分为4个基因家族,同一家族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基序。e Plant提供的组织表达数据显示,TOC复合体不同组分在番茄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qRT-PCR分析发现,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TOC复合体组分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叶片组织,在这一过程中SlToc34-1、SlToc159-1和SlToc75表达上调,SlToc34-2、SlToc159-2和SlToc120表达下调;弱光胁迫处理下SlToc159-2、SlToc34-1和SlToc120表达水平均受到抑制,SlToc159-1和SlToc34-2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成功克隆了SlToc159-2、SlToc34-1和SlToc34-2基因的cDNA序列,它们的氨基酸推导序列与拟南芥TOC组分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明番茄是一种新的研究TOC复合体的有效模式植物。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番茄TOC复合体组分的功能提供参考。
王琪闫见敏闫见敏李云洲须文
关键词:番茄基因表达基因克隆
“遗传学”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被引量:3
2022年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教育有效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以“遗传学”课程为例,根据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思政素材,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途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切入点,旨在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闫见敏闫见敏张万萍张万萍
关键词:遗传学专业教育
SlCOMT1基因克隆及在番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和褪黑素生物合成变化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讨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关键基因(SlCOMT1)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异性和褪黑素含量变化,采用RT-PCR技术从矮生型番茄Micro-Tom叶片中克隆了SlCOMT1基因,其全长1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lCOMT1蛋白具有SAM(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型甲基转移酶超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不含跨膜结构,是一种稳定的高脂溶性蛋白,含有31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序列与茄科的辣椒和马铃薯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且含有相同的保守基序。荧光定量PCR和内源褪黑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SlCOMT1和褪黑素在番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和积累,分别在开花后5 d、花苞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SlCOMT1的表达和褪黑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SlCOMT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叶欣悦闫见敏闫见敏杨雪莲须文
关键词:番茄基因克隆褪黑素
番茄分裂泛素酵母双杂膜系统cDNA文库及SlToc159诱饵载体的构建
2022年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脂质代谢以及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叶绿体自身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仅有100个左右,其余95%(约3000多个)的叶绿体蛋白质即前体蛋白是由细胞核基因组编码的,在细胞质中翻译后通过TOC-TIC转运蛋白复合体导入叶绿体的特定位置而发挥生物学功能。Toc159是叶绿体外膜转运蛋白,主要负责转运初始阶段前体蛋白的特异性识别。为研究番茄SlToc159与前体蛋白的互作机制,本试验以‘Alisa Craig’番茄为材料,提取番茄幼苗叶片总RNA,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分裂泛素化膜系统cDNA文库,同时构建诱饵载体pBT3-N-Toc159AGM和pBT3-N-Toc159GM,并用营养缺陷法检测其自激活活性。文库质量检测结果显示,文库总容量为1.6×10^(7)CFU,文库滴度为4.0×10^(6)CFU·mL^(-1),外源基因插入片段为750~2000 bp,重组率为100%,符合后续筛选互作蛋白的cDNA文库要求。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诱饵载体pBT3-N-Toc159AGM和短截A区的pBT3-N-Toc159GM构建成功,能够在分裂泛素化系统中正确表达且无自激活活性。本研究结果为番茄膜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互作蛋白提供参考与理论基础。
王琪闫见敏闫见敏李云洲须文
关键词:番茄CDNA文库GATEWAY技术诱饵载体
不同番茄品种幼苗期耐盐性鉴定被引量:7
2021年
为筛选番茄耐盐种质资源,给番茄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以20个番茄品种为试材,4叶1心时在3种不同NaCl浓度(40 mmol/L、80 mmol/L、120 mmol/L)的盐胁迫下进行幼苗期耐盐鉴定。盐胁迫处理10 d后,测定各个番茄品种的形态指标(株高、茎粗)及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以聚类分析为依据,比较20个番茄品种苗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这两项指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酶活性的变化差异也随之增大。120 mmol/L NaCl浓度胁迫下,耐盐性较强的番茄品种的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耐盐性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耐盐性较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低浓度(40 mmol/L)的盐溶液可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但随盐浓度增加,明显表现出抑制番茄幼苗生长。20个番茄品种中,耐盐性强的3个品种为爱美特、凌派、宝迪,耐盐性弱的4个品种为卡西欧、紫罗兰、富康、粉桃。
王琪岳江岑青芙张万萍李云洲须文闫见敏
关键词:番茄盐胁迫幼苗期耐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