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娜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灸
  • 5篇腰椎
  • 5篇疗效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疗效分析
  • 3篇穴位
  • 3篇穴位埋线
  • 3篇温针灸
  • 3篇埋线
  • 2篇穴位埋线治疗
  • 2篇针刀
  • 2篇疼痛
  • 2篇退行性
  • 2篇椎体

机构

  • 15篇郑州市骨科医...

作者

  • 15篇黄娜
  • 4篇王燕伟
  • 1篇李哲
  • 1篇白玉
  • 1篇闫冬

传媒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内科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针刀软组织松解对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针刀软组织松解(STR)对颈椎病(CS)患者疼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针刀STR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STR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颈椎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VAS、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STR能够减轻CS患者疼痛度,改善颈椎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
黄娜刘占平王燕伟张战涛刘洋甫
关键词:颈椎病超声引导
针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骨科医院治未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牵引疗法,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治...
黄娜
关键词: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致使骶核组织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并伴有受累神经处反射、运动、感觉等改变[1]。研究发现,针灸作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外治疗法,在增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2]。该研究以2018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保守治疗为对照,探讨中医针灸的具体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黄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炎症因子血栓素B2
基于肌电变化评估肾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应用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通过分析肌电变化评估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及总体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3月期间郑州市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腰椎牵引、小针刀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肾着汤。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腰椎功能以及腰背伸肌群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ASLR)明显增加、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ASLR),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明显增加、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肌电波幅(A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PF)明显增加,中位频率斜率(MFs)绝对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0/4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34/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中联合肾着汤治疗有着确切的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症状,改善腰背部肌群的协调性,平衡伸、屈肌的肌力与肌张力,减轻肌肉疲劳程度,提高腰背伸肌群放电频率,有利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的生理功能及生物力学特性,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闫冬李哲黄娜白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变化肾着汤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软骨中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滑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软骨中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2只。治疗2周后,比较大鼠滑膜组织TNF-α水平及软骨中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制备前各组大鼠LequesneM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制备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温针灸组LequesneMG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equesneMG评分、滑膜组织TNF-α水平、软骨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和药物组大鼠LequesneMG评分、滑膜组织TNF-α水平、软骨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比较,温针灸组LequesneMG评分、软骨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滑膜组织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以降低KOA大鼠滑膜组织TNF-α水平,其机制为抑制软骨中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从而达到优于西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娜赵娜
关键词:温针灸
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NRS评分都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都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张战涛刘占平黄娜王燕伟刘洋甫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针灸对照治疗观察
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配合自主按摩、关节功能训练等综合保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8周。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对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黄娜
关键词:肩周炎温针灸疼痛肩关节功能
穴位埋线治疗退行性椎体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退行性椎体滑脱并腰椎管狭窄以神经根受压为主要症状的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52例退行性腰椎体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下肢疼痛患者.材料选用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0型号羊...
黄娜
关键词:埋线腰椎管狭窄下肢痛
穴位埋线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体滑脱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老年退行性椎体滑脱的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5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体滑脱的患者。腰部选取双侧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表现为L5神经根受压症状者配:环跳、风市、阳陵泉;表现为S1神经...
黄娜
关键词:退行性椎体滑脱穴位埋线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门诊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以下简称Neer评分)评价]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e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2.1%,治疗组有效率为98.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神经阻滞结合按摩治疗粘连期肩周炎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王燕伟刘占平黄娜张战涛
关键词:粘连期肩周炎神经阻滞超声引导按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