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秀娟

作品数:26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0篇甲醚
  • 20篇二甲醚
  • 17篇催化
  • 16篇催化剂
  • 13篇甲氧基
  • 5篇甲酸
  • 5篇甲酸甲酯
  • 5篇甲酯
  • 4篇制法
  • 4篇MO
  • 3篇硫酸盐
  • 3篇甲醇
  • 3篇焙烧
  • 3篇焙烧温度
  • 3篇SN
  • 2篇多孔
  • 2篇多孔材料
  • 2篇氧化制取
  • 2篇乙醇
  • 2篇乙醇氧化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山...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26篇高秀娟
  • 22篇韩怡卓
  • 22篇张清德
  • 15篇谭猗生
  • 13篇宋法恩
  • 10篇张俊峰
  • 9篇王文峰
  • 7篇杨彩虹
  • 6篇解红娟
  • 6篇王晓星
  • 3篇张振洲
  • 2篇张伟
  • 2篇武应全
  • 2篇顾颖颖
  • 2篇张伟
  • 1篇张涛
  • 1篇潘俊轩
  • 1篇伞晓广

传媒

  • 7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Sn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
2025年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Sn物质的量比的Mo-Sn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Mo含量对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o1Sn20催化剂在300℃实现了CO完全转化,相比纯SnO_(2)催化剂的转化温度降低了50℃。采用XRD、Raman、XPS、H2-TPR及In 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钼物种价态、氧化还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相较于纯SnO_(2)催化剂,当引入较少含量的Mo物种后,Mo1Sn20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Mo-Sn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MoO3部分向MoOx转变,产生较多的Mo^(5+)物种,Mo^(5+)物种的存在促进了氧气的吸附活化以及氧原子的迁移,晶格氧与Mo^(5+)物种共同作用增强了CO的催化性能。
张伟张伟高秀娟曹国壮王佳豪宋法恩宋法恩伞晓广韩怡卓
关键词:催化氧化
焙烧气氛对二甲醚低温选择氧化MoO_3-Sn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o/Sn物质的量比为1∶3的MoO_3-SnO_2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气氛(O_2、air、N_2和H_2)对催化剂结构及二甲醚(DME)低温氧化制甲酸甲酯(M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_2中焙烧的催化剂上DME转化率高达25.10%,MF选择性为72.2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而在H_2中焙烧催化剂上DME转化率仅为7.01%,MF选择性为75.82%。不同气氛焙烧催化剂上DME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O_2>air>N_2>H_2。采用XRD、Raman、XPS及ESR等对催化剂进行深入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制备Mo1Sn3催化剂中钼物种以高分散MoOx形式存在。O_2中焙烧催化剂表面Mo=O及存在于Mo-Sn界面处五配位钼氧化物中Mo^(5+)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种催化剂,即低聚态MoOx末端Mo=O可能是反应活性位点之一,五配位钼氧化物中Mo5+的存在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也有助于MF的生成。结合in suit DRIFTS证实了吸附于Mo^(5+)上的CH_3O,在催化剂表面Mo=O作用下氧化为HCHO后与另一分子CH_3O耦合为MF。
顾颖颖张振洲王文峰高秀娟张清德韩怡卓谭猗生
关键词:甲酸甲酯
甲醇/二甲醚氧化转化研究进展
2024年
由甲醇/二甲醚通过催化氧化合成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如甲醛、甲酸甲酯、甲缩醛、聚甲氧基二甲醚等),具有原子经济性好、产品有特色、碳排放低的优势,作为高值利用途径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甲醇/二甲醚氧化转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低温下C-H键活化困难、高温时易发生深度氧化,以及更大分子产物中C-O键的可控链增长难度大等问题。本综述将重点介绍相关研究团队在低温下甲醇/二甲醚分子中C-H键的活化断键规律以及在更长C-O键可控链增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勾勒出几个代表性催化反应机制的概貌,以期为这一领域及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弓建高秀娟曹国壮王夏青梁加仓宋法恩张俊峰王晓星韩怡卓张清德
关键词:甲醇二甲醚
一种用于二甲醚氧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甲醚氧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酸性组分和碳材料载体;所述酸性组分为硫酸、硫酸盐或磷酸、磷酸盐;其中酸性组分(以SO<Sub>4</Sub><Su...
张清德高秀娟谭猗生韩怡卓杨彩虹宋法恩解红娟潘俊轩
文献传递
Ce掺杂对MoSn催化剂选择氧化二甲醚制备甲酸甲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无沉淀剂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含量Ce掺杂的MoSn催化剂,考察了Ce的掺杂量对其二甲醚(DME)选择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含量为0.5%时,MoSn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130℃下DME的转化率达11.8%,MF的选择性为92.2%。采用氮吸附、XRD、NH3-TPD、CO2-TPD、H2-TPR、XPS和in situ-IR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面性质和结构分析,发现Ce的掺杂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MoSn催化剂的结构,但明显提高了MoSn催化剂中五价钼的含量。
李明杰高秀娟杨奇冯茹张俊峰张俊峰宋法恩张清德谭猗生
关键词:二甲醚甲酸甲酯水热法
甲醇直接氧化制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直接氧化制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及应用领域。本发明将金属氧化物与酸性分子筛有效耦合制备出核壳结构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调控金属氧化物及酸性分子筛的组成及比例,实现了...
张清德王夏青王晓星高秀娟韩怡卓宋法恩杨彩虹
二甲醚氧化制取二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一种二甲醚氧化制取二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是由酸性物质,金属氧化物及载体组成,质量百分比含量为酸性物质4.95‑50wt%,金属氧化物0.05‑20wt%,氧化物载体30‑95wt%。本发明具有二甲氧基二甲醚收率高、二甲醚...
张清德谭猗生韩怡卓王文峰高秀娟解红娟杨彩虹
二甲醚直接氧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
高秀娟杨奇冯茹李明杰张清德韩怡卓谭猗生
关键词:二甲醚
二甲醚直接氧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一种二甲醚直接氧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包括硫酸盐和载体,其中硫酸盐组分以SO<Sub>4</Sub><Sup>2‑</Sup>计,占催化剂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60%,载体组分占催化剂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0‑95%。本...
张清德谭猗生韩怡卓高秀娟王文峰解红娟杨彩虹
文献传递
焙烧温度对钼锡催化剂结构和二甲醚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Sn物质的量比为1∶2的Mo1Sn2催化剂,通过改变焙烧温度(400−700℃),调控了钼锡催化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变化对二甲醚(DME)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MF)性能的影响。发现400℃焙烧的Mo1Sn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二甲醚生成甲酸甲酯的性能,在110℃、常压条件下,DME转化率为9.2%,MF选择性可达86.9%,并且无CO_(x)生成。采用XRD、Raman、XPS、TPD、H_(2)-TPR和in-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焙烧更利于钼锡催化剂表面形成更多的MoO_(x)结构和Mo^(5+)物种,由此引起的催化剂的酸性、氧化还原性的增强和中强碱性位的增多可明显促进催化剂活性的增强和甲酸甲酯的生成。
熊盼高秀娟王文秀张俊峰张俊峰宋法恩张清德谭猗生
关键词:焙烧温度甲酸甲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