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楠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阴性
  • 1篇载量
  • 1篇职业暴露人群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肉制品
  • 1篇沙门氏菌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厂
  • 1篇禽流感
  • 1篇流感
  • 1篇卤肉
  • 1篇卤肉制品
  • 1篇环境监测
  • 1篇酱卤
  • 1篇酱卤肉
  • 1篇酱卤肉制品
  • 1篇核酸
  • 1篇核酸检测
  • 1篇感染者

机构

  • 3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3篇盛楠
  • 2篇张玉美
  • 2篇张明洪
  • 2篇林雪倩
  • 2篇张艳
  • 2篇蒋君
  • 1篇苏玲
  • 1篇奚弟荣
  • 1篇袁丹
  • 1篇李天蓉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16年南充市某食品厂酱卤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致病菌结果与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收集南充市某熟肉制品厂生产加工过程中致病菌的污染信息,为国家食品风险监测评估中心制定卫生规范提供可靠数据。方法2016年在南充市某食品厂采集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终成品、环境样品(熟区)。根据《2016年熟肉制品(预包装)生产加工过程监测工作手册》中相关规定,结合国家现行标准方法进行。阳性菌株采用bioMerieux,Inc提供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鉴定卡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进行鉴定。 结果在所采集的5类120份样品中,共分离出食源性致病菌19株,总检出率为15.8%。全年检出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多样,包括肯塔基沙门氏菌、圣地亚歌沙门氏菌、塞罗沙门氏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瓦诺沙门氏菌和班吉沙门氏菌。结论酱卤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原辅料和环境中均存在多种致病菌,原辅料中携带的致病菌经过高温蒸煮之后能够被杀灭。但是在环境熟区中仍然检出了较多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很有可能在工人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携带入产品,最终造成产品被污染。生产企业除了应该重视对产品的消毒灭菌外,还应该对环境中的致病菌提高警惕。为避免交叉污染,生产企业还应注意生产过程生熟区分开,盛装产品的设备等分开,为最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有力保障。
张艳蒋君朱昱锟盛楠林雪倩
关键词:酱卤肉致病菌沙门氏菌
2014~2015年南充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及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H5N1感染及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方法2014—2015年采集南充市禽类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对城乡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野鸟禽鸟栖息地以及禽类宰杀市场等场所的笼子、粪便以及污水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即FluA)核酸。结果共采集职业暴露人群160份血清标本,H5N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采集环境标本160份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FluA核酸阳性31份,总检出率为16.32%。其中H5、H7、H9核酸阳性分别是18份、0份、10份,H5、H7、H9检出率分别是9.47%、0%、5.26%,FluA核酸阳性未分型3份,未分型检出率为1.58%,不同类型标本、不同监测点环境、不同监测场所及不同季节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37.43、8.67、30.57和30.44,P〈0105)。结论禽流感H5亚型在南充市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南充市各类型标本、各监测场所、各监测点环境及各季节均存在禽流感病毒,建议各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禽流感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交易以及宰杀市场等的监管,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必要时采取短期关闭活禽交易、禽类宰杀市场,季节性休市等措施,降低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
张明洪朱昱琨张玉美林雪倩奚弟荣李天蓉盛楠张艳李勃雨蒋君
关键词:禽流感
核酸检测用于诊断HIV-1抗体不确定和阴性感染者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分析HIV抗体确证结果特征和明确HIV核酸检测意义,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南充市HIV抗体确证检测结果为不确定和阴性者进行HIV核酸检测和追踪随访。结果 2020年全市接受抗体确证检测样本1 596份,阳性1 292份(80.95%),不确定132份(8.27%),阴性168份(10.53%)。结果为不确定和阴性者分别随访到52例和26例。52例不确定者中,抗体阳转23例(44.23%),抗体阴转2例(3.85%),抗体仍为不确定27例(51.92%);带型阳转构成比超过10%的有2种:gp160(8例)占15.38%;gp160,P24(9例)占17.31%。26例阴性者中,抗体阳转3例(11.54%),抗体仍为阴性22例(84.62%),抗体转为不确定1例(3.85%);5例仅出现P17条带抗体阳转1例(3.85%);21例无HIV病毒特异性条带阳转2例(7.69%)。52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随访者对应首次样本HIV-1病毒载量(VL)检测,大于5 000 CPs/ml 27例(51.92%),20~5 000 CPs/ml 1例(1.92%),小于20 CPs/ml 24例(46.15%)。26例结果为HIV抗体阴性的随访者对应首次样本HIV-1 VL大于5 000 CPs/ml 3例(11.54%),小于20 CPs/ml 23例(88.46%)。78例随访者中,抗体阳转感染者首次VL均大于5 000 CPs/ml。结论 HIV抗体确证试验存在漏检,HIV核酸检测可有效缩短HIV窗口期;同时,建议对HIV抗体确证试验阴性者开展HIV核酸检测。
张明洪张玉美袁丹苏玲盛楠
关键词:HIV-1病毒载量核酸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