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1篇导管
  • 1篇地氟烷
  • 1篇心率
  • 1篇血压
  • 1篇牙槽
  • 1篇牙垫
  • 1篇腰麻
  • 1篇腰麻-硬膜外...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联合
  • 1篇硬膜外联合阻...
  • 1篇硬膜外联合阻...
  • 1篇预防性镇痛
  • 1篇镇痛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机构

  • 4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徐学敏
  • 1篇李静
  • 1篇原高燕
  • 1篇郭伟
  • 1篇姜涛
  • 1篇牛丽娜
  • 1篇胡文庆
  • 1篇王泽华
  • 1篇王栋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麻醉用气管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用气管导管固定器,涉及导管固定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橡胶带、固定环,两个所述橡胶带的表面均设置有两个牙槽,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安装于两个所述橡胶带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两个...
牛丽娜徐学敏原高燕
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效果对比
2022年
探究老年患者麻醉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院内收治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共计90例,2020年3月-2021年12月,随机电脑抽选法下,常规用药基础上,对照组45例使用七氟烷,研究组45例使用地氟烷,对两组麻醉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插管后10min心率更高;临床相关时间更短,麻醉后1h、3h认知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对照组,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对比两组其他时间点的血压、心率以及麻醉前、麻醉后6h的认知评分,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老年麻醉使用地氟烷,可以避免患者心率改变幅度大,提高认知功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苏醒以及拔管等时间,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较为明显。
徐学敏
关键词:地氟烷七氟烷心率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择期行剖宫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研究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Ⅰ级麻醉效果(86.00%)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T1)时刻比较,两组产妇HR在麻醉平面满意至消毒前(T2)、胎儿娩出(T3)时刻均增快(P<0.05),胎儿娩出10 min(T4)、手术结束(T5)时刻均减慢(P<0.05),且研究组T4、T5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SBP、DBP 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T5时刻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产妇在T3时刻SBP、D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对新生儿没有严重影响。
王泽华胡文庆徐学敏王栋
关键词:腰麻阻滞麻醉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
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05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PB+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ESPB组(C1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C2组),每组35例。预防性镇痛方法:T组术前采用ESPB+酮咯酸氨丁三醇,C1组术前仅采用ESPB,C2组术前仅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比较3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补救镇痛情况、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基线特征及术中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1组和C2组[30(25,30)μg比35(30,35)μg比40(35,4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3,P<0.001);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C1组和C2组[0.34(0.30,0.40)mg比0.40(0.30,0.50)mg比0.70(0.60,0.8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84,P<0.001)。T组术后1、6、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C1组和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T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C1组和C2组[1(0,2)次比2(1,2)次比4(3,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0,P<0.001)。T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C1组和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肺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术后均未出现嗜睡、低血压、呼吸抑制。结论使用ESPB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类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李静郭伟武毅鹏徐学敏姜涛田首元
关键词:胃肿瘤预防性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