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 作品数:8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RHGAP23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ARHGAP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免疫浸润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86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ARHGAP23的表达情况,分析ARHGAP2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使用TCGA等数据库和工具对ARHGAP23进行泛癌分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基因状态变化、免疫浸润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分析ARHGAP23在肺癌中的发展以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结果ARHGAP23高表达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活率显著升高;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RHGAP2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ARHGAP23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性。ARHGAP23高表达组在肺癌的T3分期中预后更好。结论ARHGAP23可能通过影响免疫浸润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肺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王作培 曹磊 陆熠 丁一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应用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7例,B组41例.A组实施胸腔镜辅助手术,B组实施传统开胸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白细胞介素6(IL-6)、KP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A组为(11.0±7.6)分,B组为(10.0±8.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疼痛评分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后第2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明显降低;术后第2天,A组与B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在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均显著升高,但A组[(7.86±2.43) pg/L]明显低于B组[(9.89±3.03) 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差异延续至术后第5天.KPS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5天,A组的KPS评分分别为(74.2±6.4)、(91.6±4.8)分,显著高于B组[(59.2±6.5)、(81.1±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1.5)、(10.5±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胸腔镜辅助内固定术较传统手术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陆熠 盛波 丁一 罗芸葆关键词:胸腔镜 肋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两种定位方法在肺小结节微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弹簧圈与hook-wire在术前肺小结节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肺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术前定位,实验组采用弹簧圈定位(60例),对照组采用hook-wire定位(52例),两组患者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结果采取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术等。记录和分析定位时间、定位准确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结果等数据。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定位成功率100%vs 86.53%,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弹簧圈定位相对于hook-wire定位,其定位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而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弹簧圈定位法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是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的定位方法。 陆熠 丁一 王明松 汪登斌 梅举关键词:弹簧圈 HOOK-WIRE 肺结节 VATS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肋骨骨折流行病特点及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肋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肋骨骨折入院治疗患者909例,分析肋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季节分布、时间分布、致伤原因以及转变趋势)。结果:909例肋骨骨折患者中,以夏秋季入院人数最多,冬季最少;不同年份患者中,以上海户籍人群最多,但外来务工患者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患者年龄均以41~60岁为主,其次是61~80岁,最低的是>80岁组;每年不同年龄段的入院趋势基本一致。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是工作中损伤,其次是交通性损伤,但工作中事故的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肋骨骨折在41~60岁工作人群中发生率最高,致伤原因以工作中损伤和交通性损伤为主。 王作培 凤春燕 丁一 谢鑫杰 庄杨 盛波 陆熠关键词:肋骨骨折 流行病学 Prince-Henry联合长海痛尺在肋骨骨折疼痛评分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Prince-Henry联合长海痛尺评分法:动静评分法(motional and restrictive rating scale,MAR)在评估肋骨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5月—2022年9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手术组234例,非手术组558例,分别应用长海痛尺及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动静评分法,收集两组患者伤后1-7 d的疼痛评分。结果非手术组:在评分方面,两种评分方法1-7 d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长海痛尺评分第3天出现反弹。手术组:长海痛尺评分第4天开始下降,MAR评分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两组比较:长海痛尺评分第1-3天手术组高于非手术组(P<0.05),第4-7天,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P<0.05);MAR评分第1、2、7天,手术组评分高于非手术组(P<0.05);第3、4、5、6天,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P<0.05)。疼痛评分改善方面,长海痛尺评分,第3-7天,手术组改善程度高于非手术组(P<0.05);MAR评分,第3-6天,手术组改善程度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长海痛尺疼痛评分和MAR疼痛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AR评分能更早识别活动性疼痛。 王作培 丁一 谢鑫杰 庄杨 盛波 陆熠关键词:肋骨骨折 疼痛评分 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与保守治疗的疼痛对照分析 被引量:26 2019年 背景:大量数据表明,手术复位内固定相较保守治疗更具优势。遗憾的是,由于许多临床医生对肋骨骨折治疗的最新理念了解不足,再加上目前尚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导致手术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还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探讨纯钛肋骨接骨板在肋骨骨折内固定中对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共187例,根据手术与否分为2组,手术组79例,对照组108例进行保守治疗。手术组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腔镜辅助多点小切口或直接单切口开放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手术均在伤后1周内完成,其中伤后3 d内完成者68例,占86%,伤后3-7 d内完成者11例,占14%。收集2组骨折根数、处数、是否伴发血气胸以及是否放置胸管;手术组收集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2天的疼痛评分,对照组收集伤后第1天、第2天疼痛评分。2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①2组均无死亡患者。手术组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长期换药后发现窦道与接骨板相通,分别于术后34 d及42 d取出接骨板,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或胸部情况稳定后继续其他外伤治疗;②手术组79例患者骨折根数468根,平均(5.92±2.17)根;骨折处数547处,平均(6.92±2.91)处。非手术组108例患者骨折根数373根,平均(3.45±1.38)根;骨折处数382处,平均(3.54±1.54)处。2组骨折根数与骨折处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③所有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908个,疼痛评分2.86±0.36;所有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400个,疼痛评分2.13±0.4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手术组患者疼痛较非手术组明显减轻;④2组单日疼痛评分比较,手术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高于术后第2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结果表明,伤后1周以内应用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具有减轻疼痛的效果。 王作培 谢鑫杰 盛波 丁一 陆熠 程萌旗关键词:肋骨骨折 纯钛 肋骨接骨板 疼痛 保守治疗 切口感染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辅助Hookwire钉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采用Hookwire针对肺磨玻璃样结节进行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CTBA组32例、对照组28例。3D-CTBA组在3D-CTBA指导下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用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对照组直接行CT平扫后进行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两组均于置钉当日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统计两组Hookwire针定位时间,成功置入Hookwire针例数,置钉过程中出现气胸(肺压缩30%以上)、置钉部位出血(>50 m L)、针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胸情况。结果两组定位时间及定位成功率比较P>0.05。3D-CTBA组置钉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胸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3D-CTBA指导下Hookwire针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可减少定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 丁一 钱帮伟 陆熠 盛波 谢鑫杰关键词:胸腔镜 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与保守治疗的疼痛对照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多发肋骨骨折目前多见于车祸伤或者高处坠落伤。伴有严重并发症(如连枷胸、较大量的血气胸等)的患者需手术治疗,而无较重并发症的患者的治疗目前分歧仍较大。本文收集我科病例共126例进行对照分析,探讨无严重并发症的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谢鑫杰 盛波 丁一 陆熠 王作培关键词:肋骨骨折 严重并发症 环抱器 肋骨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