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肌
  • 4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丁胺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动脉内
  • 2篇多巴
  • 2篇多巴酚丁胺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源性
  • 2篇心源性休克
  • 2篇休克
  • 2篇源性
  • 2篇球囊
  • 2篇球囊反搏

机构

  • 8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张勇
  • 5篇张燕锋
  • 3篇陈海坚
  • 1篇詹永韬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比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对比,左西孟旦效果更好,可更快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张燕锋黎奇才张勇
关键词: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急诊PCI治疗AMI合并CS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诊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87例,其中,41例行IABP支持下PCI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6例直接行PCI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PCI手术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心肌酶谱、神经功能指标及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52.12±6.43)%、(41.45±5.32)mm、(50.42±5.78)mm和(46.79±5.67)%、(48.12±5.61)mm、(50.42±5.78)mm,均较术前的(39.42±5.67)%、(54.69±6.78)mm、(60.23±6.98)mm和(38.81±5.34)%、(53.33±7.02)mm、(59.46±7.12)mm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分别为(22.49±3.42)U/L、(0.19±0.07)ng/m L、(0.13±0.03)ng/m L和(33.12±5.36)U/L、(1.03±0.28)ng/m L、(0.79±0.09)ng/m L均明显较术前的(134.32±26.43)U/L、(4.23±1.15)ng/m L、(1.35±0.81)ng/m L和(130.98±29.15)U/L、(4.31±1.19)ng/m L、(1.36±0.78)ng/m L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9.27%、41.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52%、6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辅助支持PCI治疗AMI合并CS安全可行,其能够改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和改善临床预后。
张燕锋张勇陈海坚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盐酸贝那普利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贝那普利。全部病例规律治疗,定期随访1年,检查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内径心脏指标及新发房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左心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左心房内径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新发房颤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勇
关键词:盐酸贝那普利冠心病心力衰竭
替格瑞洛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P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之间收治5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PCI,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25例,氯吡格雷治疗)和观察组(25例,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药物相关呼吸困难、血栓形成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张勇张燕锋詹永韬崔建凤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在进行PCI手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hs-CRP和PCT水平,并记录两组PCI术后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内,实验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张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阿托伐他汀炎症因子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根据术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谱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80.00%(32/40)(P <0.05)。结论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强心功能,还能改善预后。
张燕锋张勇陈海坚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肝素治疗;终点事件为治疗第4.5天、第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即顽固性心肌缺血、新的心梗与死亡。结果:观察组第4.5天、第30天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CS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减少缺血事件发生,且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张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盐酸替罗非班有效性
PCI术后cTnT升高及心功能改善的研究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间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1例。观察患者术后血清cTnT升高水平、cTnT阳性率及近、远期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根据术后患者cTnT水平,分为A组(cTnT≥0.1 ng/m1)、B组(cTnT<0.1 ng/ml)两组;根据患者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程度分为C组(术后cTnT冰平较术前升高<2倍)、D组(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2倍),比较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患者血清cTnT水平为(0.36±0.07)ng/ml,54例(66.67%)的患者血清cTnT水平阳性,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A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2.59%,明显高于B组(P<0.05),D组为80.77%,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一周及术后6个月,患者较术前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 PCI术后血清cTnT水平升高,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但术后血清cTnT水平≥0.1 ng/ml或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2倍的患者其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张燕锋张勇陈海坚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