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红梅

作品数:3 被引量:5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社交能力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缠结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功能
  • 1篇器官功能紊乱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稳定期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康复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慢性
  • 1篇老年慢性阻塞...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篇孙红梅
  • 2篇陈节
  • 2篇杨蔚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简称新冠感染)正全球大流行,截至2022年6月5日,全球已报告超过5.29亿例确诊病例和超过600万例死亡病例[1]。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是导致以多种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等)共存为特征的新冠感染的病原体[2]。此外,新冠病毒还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多个器官的并发症[3]。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年龄是影响新冠感染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4-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退化,生理、生化储备能力降低,患基础疾病的风险较高,同时,基础性疾病也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导致老年人罹患新冠感染后不良转归风险增高[6]。AD是一种不可逆的脑退行性疾病,又被称为原发性老年痴呆,是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痴呆症最常见的原因[7]。据《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报道,截至2021年,全世界有5500多万AD病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800万[8]。AD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死因,确诊后的病人平均寿命仅为4~8年[9]。AD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可引起记忆障碍、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行为、社交能力损害。AD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已知AD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细胞内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所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
孙红梅杨蔚
关键词:神经纤维缠结器官功能紊乱阿尔茨海默症社交能力TAU蛋白记忆障碍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5
2019年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HFN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9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研究组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氧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T1)、治疗1 d后(T2)及治疗3 d后(T3)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T1及治疗7 d后(T4)肺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研究组pH、氧分压(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HR和R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pH、PaO 2、PaCO 2、RR和HR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pH及PaO 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 2、HR和RR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同一指标组内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研究组最大呼吸第1秒呼出气量(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和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两组FEV1、FEV1%和PEFR均较T1时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HHFNC 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HR、RR及肺功能,而且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陈节杨蔚孙红梅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功能、运动耐力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施肺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情况、肺功能、运动耐力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组间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FVC、FEV_1、FEV_1/FVC与6MWT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CRP、Fbg、IL-6、IL-8、IL-10与TNF-α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功能、运动耐力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显著,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陈节孙红梅
关键词: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