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蒸汽发生器
  • 3篇二次侧
  • 2篇自然循环
  • 2篇可视化
  • 1篇电站
  • 1篇压水堆
  • 1篇压水堆核电站
  • 1篇设计规范
  • 1篇示踪
  • 1篇水堆
  • 1篇热管
  • 1篇流动特性
  • 1篇流致振动
  • 1篇核电
  • 1篇核电站
  • 1篇PIV
  • 1篇GB
  • 1篇传热
  • 1篇传热管

机构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国家核电技术...

作者

  • 4篇王聪
  • 3篇曹琼
  • 3篇陆道纲
  • 2篇姚志鹏
  • 2篇张曙明

传媒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动力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可视化实验台架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自然循环现象研究
对于传统压水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U型管热段热流密度大,冷段热流密度小,两侧不同的热流密度使得二次侧的热侧与冷侧的沸腾情况不一致,而真实的蒸汽发生器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其内部真实的流动情况也不得而知.为弄清核电站蒸汽发生...
王聪陆道纲姚志鹏曹琼Awais Ahmad张曙明
关键词: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流动PIV实验研究
2017年
基于一个可视化蒸汽发生器模化实验装置,并利用2D的示踪粒子测速方法(2D-PIV)获取了其二次侧相应测点流场图。观察直管段区域的横向流动现象并描述其机理。实验还对比了在冷热2端不同给水比例和不同功率负荷下速度场的差异,发现在冷热两端非均匀的给水方式(1:4)相比于均匀给水方式,直管段区域的横向流动现象有所减弱。
王聪陆道纲姚志鹏曹琼Awais Ahmad张曙明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流动特性
传热管流致振动设计准则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蒸汽发生器是核反应堆中将一回路热量传递给二回路(水-蒸汽动力回路)的重要设备。二次侧流体冲刷引起的传热管振动是管壁疲劳、磨损直至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保传热管的结构完整,有必要对传热管开展流致振动设计与评价。针对传热管这样的圆柱形结构的流致振动设计与评价,有3种设计规范:GB/T151、TEMA、ASME。本文对3种设计规范中传热管流致振动的设计准则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相关准则和参数在计算上的差异以及对流致振动相关机制判定上的差异。选取某典型热交换器为算例,具体展现了3种设计规范对传热管流致振动评价结果的异同,给出了不同规范设计准则的选取对于表征流致振动的特征参数(如附加质量、固有频率、漩涡脱落频率、振幅等)计算结果带来的偏差,并对3种设计规范在工程应用中的保守性提出了参考性建议。结果表明:对不同参数,设计规范保守性不相同,TEMA计算频率相对更为保守,其他参数GB/T151较为保守,TEMA和ASME整体相对GB/T151更加宽容。
王聪陆道纲陆道纲王园鹏
关键词:传热管流致振动
基于可视化实验台架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自然循环现象研究
2017年
对于传统压水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U型管热段热流密度大,冷段热流密度小,两侧不同的热流密度使得二次侧的热侧与冷侧的沸腾情况不一致,而真实的蒸汽发生器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其内部真实的流动情况也不得而知。为弄清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现象,搭建了单排非均匀加热管的可视化蒸汽发生器实验台架,并借助高速摄像机对其内部流动情况进行了拍摄,利用所拍摄的图像得到了相应位置气泡的横向流动速度。结果表明,在实验运行过程中,两侧不同的热流密度导致空泡份额差异很大,从而产生横向的自然循环流动现象,这一现象在二次侧流体流经U型弯管时,表现得更为剧烈。
王聪陆道纲姚志鹏曹琼Awais Ahmad张曙明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二次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