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ACE)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自杀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90 名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
- 王艳荣林萍珍孙继伟曹枫林
-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意念
-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分析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的发生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旨在...
- 孙继伟韩瑜曹枫林
- 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调节广义估计方程
- 文献传递
- 妊娠期妇女抑郁、焦虑与其儿童期创伤的累积效应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的累积效应与妊娠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27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儿童期创伤累计数目与妊娠期妇女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r=0.245、0.262、0.292,均P〈0.01);多种CTQ妇女在儿童期创伤总分、抑郁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和特质焦虑得分及抑郁、焦虑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CTQ妇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CTQ累计数目、CTQ累计分组对妊娠期妇女抑郁、焦虑有预测作用,是妊娠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并且存在累积效应,即随着儿童期创伤累计数目的增加,妊娠期妇女发生抑郁、焦虑的危险性增加,当儿童期创伤累计数目至少2种后,发生抑郁、状态焦虑的危险性是无CTQ的2.37倍和3.12倍。结论儿童期创伤是妊娠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且存在累积效应。
- 林萍珍龙周婷孙继伟张会会曹枫林
- 关键词:妊娠创伤儿童期抑郁焦虑
- 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与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
- 目的:了解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的发生状况,并探讨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旨在为开展临床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提升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负担...
- 孙继伟曹枫林
- 关键词: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
-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分析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 孙继伟韩瑜曹枫林
- 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调节广义估计方程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27名NICU患儿母亲,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情绪调节问卷(ERQ)进行调查。结果 NICU患儿母亲PTSD的阳性率为13.4%(17/127);PTSD阳性组表达抑制得分为(17.76±2.46)分,显著高于阴性组的(14.16±5.14)分(t=-4.659,P<0.01);表达抑制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187~0.243, P<0.05或0.01),认知重评与PTSD之间无相关性(P>0.05);表达抑制对PCL-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新生儿入住NICU会引起母亲出现PTSD症状。相比于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与PTSD关系更密切。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指导NICU患儿母亲通过恰当的应对策略调节情绪,减少患儿母亲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促进围生期母亲的心理健康。
- 白华羽林萍珍孙继伟曹枫林
- 关键词: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调节策略
-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纵向研究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选取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医务人员分别为67例、5例、4例和2例。选用压力知觉量表(PSS-4)、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于暴露时、暴露后1个月、暴露后2个月、暴露后4个月4个时间点的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水平进行纵向调查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暴露人群心理应激反应的时间效应。结果: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PSS-4总分、PCL-5总分、HADS-A得分、HADS-D得分自暴露时均开始增高,暴露后1个月时达到最高,暴露后2个月、4个月的水平逐渐下降(Ps<0.05)。结论:提示医务人员接受暴露后预防后1个月的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等水平最高。
- 孙继伟韩瑜白华羽曹枫林
- 关键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应激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心理应激的预测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对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7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表(PCL-5)、知觉压力量表(PSS-4)、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反刍思维量表(RRS)、情绪调节问卷(ERQ)对暴露后的医务人员于暴露后预防的不同时间点,即暴露时(T1)、暴露后1个月(T2)、暴露后2个月(T3)、暴露后4个月(T4)的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及其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行测评。采用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对暴露人群心理应激的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反刍思维及情绪调节(包括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可以预测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应激反应。T1反刍分别解释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的总变异的34.4%、31.5%和22.6%。T3表达抑制解释感知压力总变异的10.7%。结论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针对不同人群及心理特点,在暴露后1个月内,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减小心理创伤,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 韩瑜金广超孙继伟刘聪聪曹枫林
- 关键词: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应激反刍情绪调节
- 烧伤康复期患者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2
- 2019年
- 目的:了解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创伤后成长(PTG)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共纳入11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选用PTSD检查表-平民版(PCL-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FFI-N)、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等进行评估。结果:烧伤康复期患者PTSD症状在已婚(F=5.66,P=0.019)、低家庭年收入(F=7.97,P=0.006)、高神经质人格水平(F=34.24,P<0.001,Partial η~2=0.259)的个体中水平较高;PTG得分在女性(F=6.44,P=0.013)、高心理弹性水平(F=14.87,P<0.001,Partial η~2=0.132)中水平较高;神经质人格与心理弹性对PTG存在交互作用(F=4.47,P=0.037,Partial η~2=0.044)。结论:烧伤康复期患者中,已婚、较低家庭年收入、高神经质水平者的PTSD症状的程度较重,女性、高心理弹性水平者的PTG水平较高,心理弹性可以调节神经质人格与PTG之间的关系。
- 孙继伟李佳欢王艳荣曹枫林
- 关键词: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
-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预测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优势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4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反刍和正念)预测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9项患者健康问卷、情绪调节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正念能力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37名护士进行了横断面问卷评估。结果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反刍、认知重评和正念分别解释职业倦怠41.38%(0.132/0.319)、30.09%(0.096/0.319)和28.53%(0.091/0.319)的方差;反刍和正念分别占抑郁的已预测方差的68.56%(0.362/0.528)和24.43%(0.129/0.528)。结论反刍和正念是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减少反刍思维和增强正念水平是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重要途径。
- 李佳欢孙继伟张烜赵静刘菲曹枫林
- 关键词:护士情绪调节策略职业倦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