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立峰
-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武进科技局基金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桡动脉gremlin表达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 龚立峰卢景奎唐卫刚姜维马桂香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人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中的蛋白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E、PAS、PASM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对5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肾活检组织进行观察,并经计算机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参照1982年WHO关于肾小球病理学分类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重度系膜组织增生组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较轻、中度系膜组织增生组明显升高(P均<0.05);三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别;有肾间质病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91.13±42.52)ml/min,无肾间质病变CCr为(122.82±36.59)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MsPGN切片中TSP-1均有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肾小球系膜区、部分毛细血管襻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随增生程度明显增加(P<0.05)。在无明显病变的肾间质中未见TSP-1表达,随着病变程度加重,TSP-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在炎症浸润及纤维化显著的间质区亦可见表达增强(P<0.01)。光镜观察是否存在肾小球袢内微血栓,MsPGN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栓(MsPGN+T)组TS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MsPGN时病理改变和临床指标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Cr有一定关系,TSP-1蛋白在肾小球与肾小管表达均显著增高,病理改变有血栓时则更明显,提示该因子在MsPGN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 卢景奎龚立峰马桂香唐卫刚李娅妮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反应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
- 每日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透析诱导期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每日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透析诱导期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透析方法,每周3~4次,观察组采取每日透析方法,每周透析7次,比较两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4 d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HCO3-、钾、钠、氯、钙、镁等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两组失衡综合征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透析前、后钠、钾、氯、钙、镁、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血液透析14 d后,两组尿素氮、血清肌酐、MA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前、后APACHEⅡ评分、HR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CL-90量表中的睡眠障碍、头痛、恶心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诱导期的患者,每日血液透析较传统透析有更多的临床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稳定和更加舒适的临床治疗方案。
- 梁海梅马瑛赵洁龚立峰
- 关键词:尿毒症诱导期
- 采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4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及血液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等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膜感染、低蛋白血症、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延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许敏龚立峰顾新洲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 DS-20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和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血管钙化是影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早期发现及预防血管钙化,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血管钙化主要分为血管内膜钙化和血管中膜钙化。内膜钙化主要因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和内膜增生导致粥样斑块形成及破裂。
- 徐忠秀龚立峰卢景奎马桂香唐卫刚
- 关键词:细胞钙化血管平滑肌转分化血管钙化巨噬细胞吞噬血管内膜
- 可调钠/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可调钠/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并发症。方法对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致低血压的慢性肾衰患者分别给予常规透析和可调钠/低温透析各3周,均为104例次,自身对照,同一患者技术参数一致...
- 卢景奎龚立峰顾小燕李桢邵兆丽
- 关键词:低温透析常规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可调钠低血压
- 文献传递
- 血液透析患者非传统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非传统危险因素,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1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以36例死亡患者为研究组,继续存活的82例患者为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死亡的36例患者中,其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1例,占61.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大、经济状况差、已婚率及就业率均较低(P<0.0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高龄、经济状况、已婚率及就业率是影响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非传统危险因素.专业的心理干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唐卫刚卢景奎龚立峰马桂香姜维
- 关键词:血液透析生存率
- 可调钠/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可调钠/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并发症。方法对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致低血压的慢性肾衰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和可调钠/低温透析各3周,均为104例次,自身对照,同一患者技术参数一致...
- 卢景奎龚立峰顾小燕李桢邵兆丽陈宏
- 关键词:低温透析常规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可调钠低血压
- 文献传递
- 可调钠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可调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致低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透析液钠浓度为138mmol/L)和可调钠透析(透析液钠浓度采用先上升后下降型曲线),观察透析中血压及其它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可调钠透析和常规透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是19.3%和58.0%,发生低血压17例次(19.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肌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也显著降低。结论可调钠透析可以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并降低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 卢景奎龚立峰邵兆丽唐卫刚
- 关键词:可调钠血液透析低血压
- 尿毒症桡动脉钙化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旨在探讨尿毒症桡动脉钙化与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关系。方法 4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于行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术时取桡动脉的修剪为动脉标本,对入选患者进行跟踪调查2年以上,将AVF于2年内失功者(10例)编为失功组,将另30例AVF使用正常者编为正常组;用钙盐特异性染色法(von Kossa法)对动脉进行钙化染色;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IPP6.0)对组织切片进行半定量化图像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正常组与失功组桡动脉的钙盐染色结果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的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毒症桡动脉钙化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强燕娟龚立峰
- 关键词:尿毒症血管钙化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