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 作品数:7 被引量:7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知信行干预结合局部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知信行干预结合局部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局部亚低温干预,参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应用知信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康复效果、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发现,2组Hunt-Hess评级虽有所减轻,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提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干预结合局部亚低温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减轻负面心理情绪,降低或预防并发症。 韩浴阳 张余 李湘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亚低温 康复 心理情绪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发病率为1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1.803,P=0.022)、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OR=1.895,P=0.030)、出血次数>1次(OR=3.591,P=0.009)、脑室积血(OR=1.822,P=0.030)、无腰大池引流(OR=3.364,P=0.000)、无终板造瘘(OR=4.198,P=0.003)、颅内感染(OR=2.811,P=0.004)均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出血次数>1次、脑室积血、无腰大池引流、无终板造瘘、颅内感染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改善预后。 李雪梅 李湘 韩浴阳 张孙富关键词:颅内破裂 动脉瘤夹闭术 慢性脑积水 感知刺激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的价值 被引量:22 2022年 目的研究感知刺激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功能障碍评分(DF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序号单双分组,双数为参照组32例,奇数为研究组32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感知刺激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其神经功能、脑电图评分(EEG)、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CS、EEG评分高于参照组[(7.02±0.68)分,(6.58±0.64)分;(7.55±0.34)分,(7.12±0.87)分](P<0.05);研究组DFS评分低于参照组[(8.65±0.51)分,(9.02±0.66)分](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低于参照组[(16.25±1.12)d,(17.26±1.74)d](P<0.05);研究组苏醒率高于参照组[87.50%,65.6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比例较参照组低[15.63%,40.63%](P<0.05)。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提供感知刺激护理能改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浴阳 张余 李湘关键词:神经功能 应用雷达图分析不同质控方式对护理书写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在科室应用雷达图,分析不同质控方式对护理书写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所有病历分别按照"护理组"与"护士个人"方式进行病历质控分析。结果体温单在护理组质控与个人质控错误率分别为63.43%(137/216)、29.31%(68/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1,P〈0.01);雷达图显示错误率综合评价值是:护理组质控2.987 1〉个人质控2.985 6。结论个人质控在减少体温单错误率方面有显著优势;在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等方面的综合错误率更低,整体质控效果更好。 严彦宏 李雪梅 李湘 张博关键词:雷达图 护理书写 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外伤急救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危机管理。分析2组患者的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雪梅 李湘 张余关键词:危机管理 急诊 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CTA动态“点征”引导的脑功能促醒干预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点征"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住院期间行动态CT平扫及CTA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CTA动态"点征"引导下采用脑功能促醒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昏迷评分、脑功能评分及苏醒时间。结果: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脑功能评分脑明显升高(P <0. 05),苏醒时间显著降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A动态"点征"引导下采用脑功能促醒干预护理,可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功能,提高苏醒意识,缩短昏迷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湘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加强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颅内血肿Ⅰ期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颅内血肿Ⅰ期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多发性颅内血肿Ⅰ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加强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血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性颅内血肿Ⅰ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NIHSS的评分,提高患者的BI评分,降低患者血肿量、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李湘 张余 李雪梅关键词:手术治疗 护理 NI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