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涛

作品数:34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血压
  • 14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6篇心律
  • 6篇心律失常
  • 5篇睡眠
  • 5篇通络
  • 5篇疗效
  • 5篇化瘀
  • 5篇化瘀通络
  • 4篇代谢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心率
  • 4篇血瘀
  • 4篇睡眠质量
  • 4篇综合征
  • 4篇粒剂
  • 4篇颗粒剂
  • 4篇高血压患者
  • 3篇代谢综合

机构

  • 34篇嘉兴市中医医...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上海市金山区...

作者

  • 34篇刘金涛
  • 23篇何明
  • 20篇李秋菊
  • 19篇王丽慧
  • 15篇吴山永
  • 9篇张小庆
  • 8篇方水林
  • 7篇李燕萍
  • 5篇袁静平
  • 3篇张腾
  • 1篇陈瑜
  • 1篇刘金涛
  • 1篇熊敏琪
  • 1篇张能华
  • 1篇张国兵
  • 1篇贾成林
  • 1篇姚芳
  • 1篇周永飞
  • 1篇吴丹丹
  • 1篇陈叶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病人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分析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心律失常评分:(1.4±0.7)分,...
何明刘金涛王丽慧吴山永张小庆袁静平李秋菊
关键词:心律失常睡眠质量
文献传递
参芪救心散对行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心肌损伤、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参芪救心散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疗效、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PCI前均给予西药负荷剂量,术后均给予西药常规剂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在PCI前增加参芪救心散负荷剂量,术后加用参芪救心散常规剂量,疗程为期1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肌损伤、心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愈率(84.0%)、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显愈率(76.0%)、总有效率(88.0%),差异性显著(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救心散有助于减轻行PCI治疗STEMI患者的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何明胡艳艳刘金涛王丽慧张国兵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
方氏三化方防治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方氏三化方防治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痰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应用方氏三化方联合常规西药进行干预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尿免疫球蛋白(IgG)、尿转铁蛋白(TRU)、尿ɑ1-微球蛋白(α1M)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UMA、IgG、TRU、α1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氏三化方联合常规西药具有防治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西药。
徐秀琴刘金涛方水林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转铁蛋白
六味通脉饮联合双心护理模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期前收缩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六味通脉饮联合双心护理模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期前收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通脉饮联合双心护理模式。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24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9.80%,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总心搏数均较治疗前提升,24h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总心搏数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类期前收缩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通脉饮联合双心护理模式可以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率,减少期前收缩次数。
方云燕刘金涛方水林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负性情绪心率
MMC管理模式下扶正祛浊方防治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MMC管理模式下扶正祛浊方防治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符合MMC入组标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MMC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祛浊方辨证施治,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HbA1c、ACR、GFR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BG、HbA1c、ACR、GFR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C管理模式下扶正祛浊方可有效防治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显著降低患者FBG、HbA1c、ACR、GFR水平,改善中医证候。
姚芳刘金涛陈叶蔡报超单亮亮方水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提高睡眠质量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作用观察
2024年
目的研究提高睡眠质量对心律失常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心律失常伴失眠症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加用助眠药物和相关助眠护理措施,两组治疗周期1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同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房性早搏次数、成对房性早搏次数、房性心动过速次数、室性早搏次数、成对室性早搏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和心律失常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房性早搏次数、成对房性早搏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次数无显著差异,室性早搏次数、成对室性早搏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和心律失常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评分等均显著降低(P<0.01),催眠药物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提高睡眠质量对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内在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建议针对心律失常伴失眠症的患者,临床可适当应用助眠药物和相关助眠护理措施。
陈叶刘金涛许雯杨艳春朱源
关键词:心律失常失眠睡眠质量交感神经
海派中医辨治心悸病证学术思想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名医云集,各学术流派在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财富。其中,各流派医家对心悸病证的认识不断深入,各自总结及阐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故通过探析海派中医医家诊治心悸病证的学术思想,以促进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各医家存留的文化遗产。
刘金涛方水林
关键词:海派中医心悸心律失常学术思想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浆NT-pro BNP水平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5.55%(43/45)vs.77.77%(35/45)(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改善炎症因子。
何明王丽慧刘金涛
关键词: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
化瘀通络颗粒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和分析化瘀通络颗粒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上加用化...
胡艳艳吴山永李秋菊何明张小庆王丽慧刘金涛袁静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液流变学临床药理
浅谈仲景《伤寒论》之和法治下利被引量:3
2019年
《伤寒论》中“下利”一证,原文论述有100多条,方剂30多首,下利泛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及排便异常而言,其病性、方证各不相同,在《伤寒论》中有下利清谷、自利、自利清水、泻利下重等之称,治法有清热止利、解表止利、温中止利、固涩止利、和里止利等方法。仲景治疗下利之证,方法灵活,知常达变,随证施治,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
吴山永刘金涛王丽慧李燕萍李秋菊
关键词:《伤寒论》仲景法治大便次数排便异常知常达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