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浆内毒素水平(ET)、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对照组IL-2、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ET、TNF-α和CD8^+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ET水平较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庄洁伟郭辉郭文丽汪小娟
- 关键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乙型肝炎
- 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AST、CK、CK-MB及LDH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3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冠心病病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将病人分为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并比较不同心电图结果病人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结果 4组ST段异常、T波异常及V2导联Tp-Te间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异常发生率及ST段异常发生率随病情加重升高(P<0.05);AMI组V2导联Tp-Te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P<0.05)。AMI组、UAP组LDH、CK-MB、CK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LDH、CK-MB、CK及AS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与对照组(P<0.05)。存在心肌复极异常病人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心肌复极正常病人(P<0.05)。结论心肌复极异常与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当心肌复极异常时会导致冠心病病人心肌酶谱指标升高,可以此作为冠心病病人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指标之一。
- 刘美云郭文丽
- 关键词:心肌复极异常冠心病心电图
- 血小板与骨髓细胞联合检测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骨髓细胞联合检测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疾病分为A、B、C 3组,A组34例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B组18例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组24例均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及骨髓细胞检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A、B、C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压积(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较对照组高,B、C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髓增生程度显著减少,A、B、C组巨核细胞数均以颗粒型、幼稚型为主,对照组则以成熟产板型为主;血液疾病患者均无对照组正常成堆式分布。结论骨髓细胞及血小板联合检测血液疾病价值显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卢霞芬郭文丽李东演
- 关键词:血液疾病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
- β地中海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 探讨β地中海贫血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8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路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B淋巴细胞(CD19^(+)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56.62±13.23)%、(32.05±7.72)%、0.97±0.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55±17.22)%、(43.44±10.96)%、1.79±0.45,CD8^(+)细胞水平为(33.41±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4±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NK细胞水平为(13.33±3.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0±5.74)%,CD19^(+)细胞水平为(26.04±6.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6±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与健康儿童相比有明显差异,临床加强对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有利于患儿病情诊断、免疫状况评估及针对性干预治疗。
- 郭文丽刘香萍陈信张倩
-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89例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比较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间HBV-DNA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88.4%;HBV-DNA高浓度组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比值与HBV-DNA阴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与T淋巴细胞及HBeAg检测相关性较好,联合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BV-DNA能提高乙肝的检出率,有助于全面监测乙肝病情及评价药物疗效。
- 郭文丽潘春燕庄洁伟
- 关键词:乙肝病毒阳性率T淋巴细胞
- 829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了解A组轮状病毒(RV-A)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结果在829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A阳性175例,阳性率为21.1%。全年均能检出RV-A阳性,以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占全年阳性率的81.7%。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以0.5~1岁和1~2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以秋季高发,提示临床加强腹泻婴幼儿粪便中RV-A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郭文丽郭予和朱锦宏
-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粪便检测
- 宝安区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参考范围的建立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宝安区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建立属于宝安区D-二聚体检测体系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年龄≥18岁)的健康人群988例,根据年龄分为18~49岁、50~59岁、≥60岁3组。采用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的INNOVANCE*D-Dimer试剂,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浓度,分析比较3个年龄阶段人群血浆D-二聚体含量,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结果 18~49岁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19±0.06)mg/L,与50~59岁健康人群的(1.23±0.06)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64±0.08)mg/L,均较18~49岁健康人群和50~59岁健康人群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95%分位数为参考区间上限,18~59岁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参考值为(1.21±0.01)mg/L,≥60岁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参考值为(1.4±0.07)mg/L。结论宝安区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年龄显著相关,年龄越大,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
- 卢霞芬蔡朝民姚伟程明刚刘文华郭文丽
- 关键词: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