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一种便于病人使用的口腔科治疗用漱口水接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病人使用的口腔科治疗用漱口水接取装置,包括支撑架、堵塞块和进水管,所述支撑架的端头处螺栓安装有漱口盆,所述水槽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顶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杆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杆,所述... 王路明 左艳萍 姜庆生柚皮苷-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初探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合成柚皮苷-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方法:利用原位合成法合成柚皮苷-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复合材料的中各组分的化学结构变化,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材料抗压强度。结果:复合材料中柚皮苷及羟基磷灰石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加载柚皮苷后的材料机械强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原位合成法可以作为柚皮苷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有效合成方法。 左艳萍 王路明 崔晓明 马新扬关键词:柚皮苷 羟基磷灰石 牙周干预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治疗增效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牙周干预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治疗增效作用。方法随机将我们医院13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ylori阳性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两组均采取埃索美拉唑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传统三联方案干预,观察组另外进行牙周基础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牙龈检查结果差异,包括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SBI)、探诊深度(PD),并随访12月,两组均于组内根据牙龈炎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观察治疗后1月、6月、12月时两组不同程度胃内H.pylori阳性率,将H.pylori阳性作为因变量,牙龈炎严重程度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另对两组胃内H.pylori阳性总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L、SBI、PD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下降(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6月总体H.pylori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月H.pylori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牙龈炎分级程度上升,两组组内H.pylori阳性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设定H.pylori阳性为因变量,牙龈炎分级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系数β为4.123,OR值为2.734,表示牙龈指数分级与H.pylori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即分级越高,则H.pylori阳性率越高。结论牙周干预后可改善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ylori阳性患者口腔内环境,牙周干预配合三联疗法与单一三联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ylori阳性、早期H.pylori阳性率基本相当,表示牙周干预短期内并无显著增效作用,但12月时牙周干预者胃内H.pylori阳性显著下降,表示牙周干预可能使胃H.pylori感染者远期获益。 李晓妮 王路明 郭斌 贺燕关键词:牙周 慢性牙周炎 补骨脂酚通过抑制SIRT3信号抵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补骨脂酚(BAK)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影响并探究SIRT3是否介导BAK抗癌作用。方法OSCC细胞分组如下:control组,BAK组,SIRT3-AV+BAK组和SIRT3-AV组。利用腺病毒(AV)感染方法提高OSCC细胞内SIRT3的表达水平。BAK处理正常OSCC细胞和SIRT3高表达OSCC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ROS)产量、凋亡率、迁移能力以及SIRT3通路蛋白(SIRT3、Ac-SOD2和SOD2)、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IRT3-AV组OSCC细胞SIRT3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OD2的乙酰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control组相比,BAK组OSCC细胞内SOD2乙酰化水平、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ROS产量、凋亡率明显增加,而细胞迁移能力、SIRT3和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5)。与BAK组相比,SIRT3-AV+BAK组OSCC细胞内SOD2乙酰化水平、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ROS产量、凋亡率明显降低,而细胞迁移能力、SIRT3和Bcl-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骨脂酚通过抑制SIRT3通路,促进ROS产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发挥抗口腔鳞状细胞癌作用。 王路明 姜庆生 姜庆生 唐成芳关键词:补骨脂酚 口腔鳞状细胞癌 凋亡 活性氧 锶掺杂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改性复合树脂机械性能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合成锶掺杂纳米生物活性玻璃(SrNBG)并将其加入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SrNBG改性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方法采用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纳米生物活性玻璃(NBG)及3种不同锶掺杂比的SrNBG,通过体外羟基磷灰石(HA)活性测试得到最为合适的锶掺杂比,再将其分别以质量占比5%、10%、15%替换复合树脂中的无机填料,制成3种改性复合树脂,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以未采用SrNBG替换的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进行机械性能测定。结果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的SrNBG呈现出较为规则且直径约200 nm的球形颗粒,分散性较好。当SrNBG中锶掺杂比为5 mol%和10 mol%时,复合树脂均呈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SrNBG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中,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5%和10%的机械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15%时,径向拉伸强度(DTS)和挠曲强度(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溶胶-凝胶十二胺法合成的SrNBG粒径大小较均匀,分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优异。SrNBG替换质量占比为10%对改性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无影响。 刘龙帅 王路明 高佳伟 王涵 谭佳 田梓辰 左艳萍关键词:锶 复合树脂 机械性能 掺锌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掺锌活性玻璃纳米颗粒(Zn@BGN)并利用其对复合树脂进行改性,研究Zn@BGN对改性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3种不同掺锌比例的Zn@BGN,通过体外生物活性实验筛选适宜的掺锌比例。将Zn@BGN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0%、15%、20%的添加比例制备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以未改性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及显微硬度仪测试挠曲强度(FS)、径向拉伸强度(DTS)、压缩强度和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的Zn@BGN呈现为较规则的直径约150 nm的球形颗粒,单分散性良好。当Zn@BGN中掺锌质量分数为1.6%时,生物活性良好。3组改性复合树脂实验组中,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与对照组相比,力学性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FS和D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胶-凝胶模板法可制备出粒径大小均匀、单分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优异的Zn@BGN。当Zn@BGN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王路明 王路明 仵琳悦 李蕴聪 雷波 牛林关键词:锌 复合树脂 力学性能 一种移动式口腔科牙齿修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口腔科牙齿修复器,其结构包括外壳、观察窗口、开关按键、喷流口、电磁阀、增压装置、加液管、密封盖和电源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毒器顶部安装了一个增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增压装置对消毒器内部的消毒液进... 王路明文献传递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改善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拟观测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效果及牙本质胶原纤维耐NaClO降解的效果。方法:离体牙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的牙本质打磨后酸蚀15s并冲洗,随后用NTAPP射流分别处理牙面0、5、10、15、20s,常规制作微拉伸粘接试件,每组有一半试件冷热循环10 000次,分别检测各组循环前后牙本质粘接强度。获取中层牙本质片,酸蚀后经NTAPP处理0、5、10、15、20s后,分别浸泡于5% NaClO溶液中0、30、60、120s,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脱矿牙本质胶原的降解情况。对各组粘接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NTAPP处理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Micro-tensile bond strength,μTB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TAPP处理5s组的μTBS值显著高于其他组;老化后NTAPP处理5s和10s组的μTBS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扫描电镜观察脱矿胶原显示,随着NaClO溶液处理时间延长,各组牙本质胶原均呈现不同程度降解,对照组120s胶原完全消失,但NTAPP处理组仍可见胶原纤维残留。NTAPP处理5和10s经NaClO浸泡30s后,胶原纤维网结构完整。NTAPP处理15和20s,使部分胶原纤维凝结变性。结论:采用合适的参数及处理时间,NTAPP可有效保护牙本质胶原纤维并提高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界面的耐久性。 王钦鸿 王丹杨 谢娜 唐成芳 李子夏 王路明关键词:等离子体 牙本质 微拉伸粘接强度 胶原 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磨牙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磨牙症发病率,及其对磨牙症的认知情况,分析其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对西安市四所高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工、理、文、医)、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面对面调查,确定调查对象有无磨牙或紧咬牙等典型的磨牙症表现,同时了解调查对象对磨牙症的认知情况,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570份,自诉有磨牙、紧咬牙表现的共计401人(25.54%),其中234人表现为磨牙(14.90%),105人表现为紧咬牙(6.69%),62人兼有上述两者表现(3.9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级、专业与磨牙症发病率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四年级和文科专业的发病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与大一年级相比,大二和大四年级是磨牙症的危险因素(P<0.05),相对于文科专业,工科、理科、医学专业是磨牙症的保护因素(P<0.05),其中医学专业保护性最强;调查对象对磨牙症认知度平均得分4.108(满分13分),性别、年级与磨牙症的认知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学生的磨牙症认知程度高于其他三个专业(P<0.05),无磨牙症者比磨牙症者的认知程度更高(P<0.05)。结论:西安市在校大学生磨牙症发病率较高,就业压力可能是磨牙症的影响因素;西安市在校大学生对磨牙症的认知程度不高,有必要加强关于磨牙症的卫生宣教。 左艳萍 刘洋 王路明 唐成芳 肖旭阳 方远鹏关键词:大学生 磨牙 磨牙症 发病率 认知度 氩气源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改善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界面粘接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氩气源低温常压等离子体(nonthermal argonatmos phericpressure plasma,NTAPP)射流处理不同时间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界面粘接强度及牙本质润湿性的影响。方法使用NTAPP发生装置(放电输入功率:9 W,氩气气体流量:5 L/min),分别处理5组(n=6)人牙本质试件(0、5、10、15、20 s)后,使用S3 Bond粘接剂处理牙面,制作微拉伸粘接试件并测量各组即刻粘接强度。同样参数、同样分组条件下处理牙本质面后测量牙本质表面接触角。结果随着NTAPP处理时间延长,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以处理15 s组粘接强度最高(31.82±2.80)MPa。随着NTAPP处理时间延长,与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75.57°±1.45°)相比,各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均显著减小,以处理15 s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33.56°±2.14°)最低,湿润性最大。结论NTAPP处理可显著增加牙本质表面湿润性,提高与自酸蚀粘接剂粘接界面的粘接强度,这与处理时间相关。 王丹杨 刘增瑞 李璇 丁鹏 谢娜 王路明关键词:自酸蚀粘接剂 牙本质 粘接界面 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