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可 作品数:12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痛风甲基化谱的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痛风患者基因甲基化谱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讨痛风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痛风的3例男性患者(痛风组)和3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全基因组CpG岛的DNA甲基化检测,筛选差异甲基化位点,采用Gene Ontology分析和Pathway分析对筛选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和通路分析。结果痛风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20 426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发生改变,涉及10 063个基因,其中有5 719个高甲基化位点,14 707个低甲基化位点。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差异性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调控小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形成、亲同抗原的细胞黏附以及神经元的分化等;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性甲基化基因参与了趋化因子细胞通路、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炎性通路。结论 DNA甲基化可能与痛风的发病和急性期炎性反应相关,但还需进一步探究。 陈勇 李晓可 应颖 黄海燕 邹荣鑫 褚赞波关键词:痛风 DNA甲基化 基因芯片 GENE 半枝莲提取物对CIA小鼠滑膜组织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半枝莲提取物(ESB)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滑膜组织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CIA小鼠模型并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ESB组,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关节病理学形态改变,westernblot检测各组滑膜组织Bcl-2、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q-PCR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Bcl-2、Caspase-3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ESB组在改善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及关节破坏上较模型组显著(均P <0.05),Bcl-2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低(P<0.05),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上调(P <0.05)Bcl-2 mRNA相对转录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Caspase-3 mRNA相对转录水平较模型组高(P<0.05)。结论 ESB能够减轻CIA小鼠滑膜炎症,调节滑膜组织Bcl-2、Caspase-3表达从而抑制滑膜增生。 邹荣鑫 彭勇 李晓可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半枝莲提取物 滑膜增生 SLC2A9、SLC22A12、ABCG2、P2RX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原发性痛风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基因(SLC2A9、SLC22A12、ABCG2和P2RX7)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原发性痛风中的作用。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纳入原发性痛风患者50例,同期纳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集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SLC2A9、SLC22A12、ABCG2和P2RX7基因的甲基化率。采用SPSS 20. 0统计学软件对痛风组和对照组间的DNA甲基化率进行比较。结果痛风组患者SLC2A9 (pos 1、3、4、5、7)低于对照组、SLC22A12pos 2高于对照组,ABCG2 (pos 1、2、4、5、6)甲基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痛风组与对照组SLC2A9基因各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明显不同[pos 1:(0. 56±0. 05)%比(1. 27±0. 12)%,P=0. 042; pos 3:(0. 07±0. 01)%比(0. 82±0. 03)%,P=0. 012; pos 4:(1. 22±0. 23)%比(2. 69±0. 78)%,P=0. 043; pos 5:(0. 01±0. 00)%比(0. 76±0. 13)%,P=0. 003; pos 7:(0. 01±0. 00)%比(0. 87±0. 03)%,P=0. 003];基因SLC22A12 [pos 2:(94. 05±1. 13)%比(93. 15±2. 04)%,P=0. 008];基因ABCG2 [pos 1:(0. 76±0. 12)%比(1. 52±0. 34)%,P=0. 007; pos 2:(0. 12±0. 01)%比(0. 68±0. 11)%,P=0. 033; pos 4:(1. 06±0. 02)%比(1. 82±0. 32)%,P=0. 033;pos 5:(0. 10±0. 01)%比(0. 90±0. 02)%,P=0. 017; pos 6:(0. 04±0. 00)%比(0. 58±0. 03)%,P=0. 004]。但分析该3个基因的功能,只有基因SLC2A9的结果可解释痛风的发病机制。结论 SLC2A9(pos 1、3、4、5、7)低甲基化水平可能增加原发性痛风的风险。 应颖 陈勇 张顺 黄海燕 李晓可 邹荣鑫 褚赞波 黄娴倩 彭勇 干敏芝 耿保庆 朱梦雅 王筱萍关键词:基因启动子区 原发性痛风 甲基化 表观遗传 尿酸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遗传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尿酸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收集尿酸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10 38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21 076例对照者纳入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SLC2A9 rs3733591[OR(95%CI)=0.76(0.66,0.89),P<0.05]、SLC2A9rs16890979[OR(95%CI)=0.33(0.18,0.58),P<0.05]、SLC2A9 rs6855911[OR(95%CI)=0.66(0.56,0.77),P<0.05]、SLC2A9rs13124007[OR(95%CI)=1.49(1.17,1.91),P<0.05]、SLC2A9 rs1014290[OR(95%CI)=0.69(0.53,0.89),P<0.05]和ABCG2rs2231142[OR(95%CI)=2.13(1.81,2.50),P<0.05]这六个位点的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易感性相关。结论 SLC2A9(rs3733591、rs16890979、rs6855911、rs13124007和rs1014290)和ABCG2(rs2231142)的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易感性相关。 应颖 黄海燕 邹荣鑫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痛风 ABCG2 单核苷酸多态性 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4 2019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且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并引起严重的关节外症状和并发症。因此早期识别具有侵袭性的RA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防RA进展有重要作用。其中,生物标志物是用于诊断RA、评估炎症程度和疗效的有用工具。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RA特异性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疾病活动性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对近年来RA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褚赞波 吴玉寒 潘迎紫 邹荣鑫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 生物标志物 组蛋白乙酰化在某些风湿免疫疾病中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目前许多风湿免疫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而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参与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染色体失活和RNA编辑等,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主要综述组蛋白乙酰化及相关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中异常改变的研究进展。 李晓可 邹荣鑫 黄海燕 应颖 陈勇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痛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20年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其急性发病中的红肿热痛为特征,但它能在几天内自行消退,这其中的发病过程非常复杂。近年来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作为一种新的抗炎机制,被发现在痛风的炎症消退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笔者将讨论在痛风炎症机制中与NETs相关的细胞因子、NETs的经典释放途径以及其在痛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NETs的作用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潘迎紫 吴玉寒 褚赞波 邹荣鑫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与肺部阻塞性疾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肺部阻塞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对RA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检索,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包括RA患者91 191例,对照组246 923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组发生肺部阻塞性疾病的危险性大于对照组(OR=1.81,95%CI=1.64~2.01,P <0.01)。结论 RA与肺部阻塞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RA患者COPD和哮喘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邹荣鑫 李晓可 李晓可 应颖 应颖 彭勇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META分析 P2RX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P2RX7基因的五个位点(rs2230911,rs208294,rs435309,rs1718119和rs375114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波地区汉族男性原发性痛风发病和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293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87例和男性健康对照者269例,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P2RX7基因五个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用Logistic回归来评估基因型与疾病的易感性程度。对各组基因型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用SHEsis软件对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P2RX7基因rs2230911,rs208294和rs1752809三个位点在研究人群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其中原发性痛风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原发性痛风组等位基因rs2230911-G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1.755,95%CI=1.278~2.410,P<0.01);在显性模型中,原发性痛风的基因型(CG+GG)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1.876,95%CI=1.303~2.701,P=0.001)。结论 P2RX7基因rs22309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宁波地区汉族男性原发性痛风发病相关,等位基因G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该研究为原发性痛风的诊疗提供了可能的新靶点。 应颖 李蓁 黄海燕 邹荣鑫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痛风 高尿酸血症 T细胞糖代谢与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2 2017年 不同的淋巴细胞分型在RA中的功能不同,现已明确辅助性淋巴细胞(Helper T cells,Th)-1、Th17等T细胞在RA中的发病机制。糖代谢主要包括有氧氧化、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其代谢过程不仅可以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和原料,而且其中间产物也参与信号通路的传导。肿瘤细胞利用Warburg效应满足其高能量代谢需求,T细胞被激活,几种糖酵解的关键酶快速转录表达,包括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二磷酸果糖酶、烯醇酶、和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PFKFB)。 邹荣鑫 应颖 黄海燕 李晓可 陈勇关键词: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糖代谢 二磷酸果糖 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