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利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蛋白纯化
  • 1篇凋亡
  • 1篇学成
  • 1篇学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烟酰胺
  • 1篇药学
  • 1篇药学专业
  • 1篇医学生
  • 1篇医学细胞生物...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增殖
  • 1篇章节
  • 1篇设计性
  • 1篇设计性实验
  • 1篇生物化学

机构

  • 7篇嘉应学院
  • 2篇嘉应学院医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海南省林业科...

作者

  • 7篇杨亚利
  • 2篇姚前尹
  • 2篇张声源
  • 2篇蔡国雄
  • 1篇杨宇辉
  • 1篇邹浩元
  • 1篇黄川腾
  • 1篇陈建平
  • 1篇刘颖
  • 1篇肖光文
  • 1篇罗晓东
  • 1篇吴东霖
  • 1篇刘国选
  • 1篇高美芳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以科研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拓实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简该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研基础,培育教师创新性教学团队,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检验医学人才。方法在该院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课程中开展了以科研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针对科研主题整合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完成论文的序列锻炼,同时以2016级作为对照。结果前后两次设计性实验进行比较,第2次分别在实验设计环节的选题创新性、实验设计合理性和开题报告格式,以及论文写作环节的背景是否紧扣关键词和创新点、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和讨论分析是否合理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第1次(均P<0.05),在涉及微生物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初稿中,教学改革年级在背景是否紧扣关键词和创新点、讨论分析是否合理以及论文整体格式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科研为导向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设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拓展医学知识的视野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罗慈雁肖光文罗晓东杨亚利蔡国雄陈美任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法
不同肠道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肠道疾病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与细胞因子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不同肠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89位肠道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9、IL-22]的免疫学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89例患者根据不同肠道疾病诊断分为肠道炎症组(35例)、肠道肿瘤组(20例)、肠道息肉组(17例)、肠道溃疡组(13例)、肠梗阻组(4例)。甲胎蛋白(AFP)在肠道炎症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磷酸肌酸激酶(CK)、中性粒细胞(N)在肠道炎症组中的含量较高;乳酸脱氢酶(LDH)则在肠道溃疡组中的含量最高;肠梗阻组的嗜酸性粒细胞(E)含量低于肠道炎症组、肠道息肉组、肠道溃疡组(P<0.05)。IL-6、IL-9、IL-22含量在肠道肿瘤组中最高,IL-6、IL-9含量在肠道溃疡组显著低于肠道炎症组和肠道肿瘤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WBC)、N、单核细胞(M)三者间存在中、高度相关关系(r=0.933、0.827、0.715,均P<0.01);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三者间也存在中、高度相关关系(r=0.851、0.830、0.647,均P<0.01)。结论肠道疾病中肠道炎症的占比最大,其次是肠道肿瘤;AFP、CK、N、LDH、E的含量在不同肠道疾病中存在差异,IL-6、IL-9和IL-22的含量在肠道肿瘤患者中最高,血清学指标WBC、N、M三者之间或TBil、DBil、IBil三者之间中、高度相关,这对于肠道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陈欢珠杨亚利李朝红曾宇阳李细平蔡国雄
关键词:肠道疾病血清学指标细胞因子
基于问卷分析医学生生物化学线上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要,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地域及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区或高校线上教学并没有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发展。根据嘉应学院医学院网上教学阶段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问卷调查情况,发现不同专业医学生对生物化学线上实验教学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并提出对线上教学的建议,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因材施教,探索最适用、最有效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杨亚利陈欢珠曾宇阳林玲李细平李朝红
关键词:问卷调查生物化学
烟酰胺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烟酰胺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株分为烟酰胺处理组(10、20、40、80μmol/L烟酰胺)及对照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烟酰胺作用48、72 h后CNE-1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μmol/L烟酰胺作用48 h后CNE-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NE-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NE-1细胞中p53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烟酰胺处理组CNE-1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1),且随着烟酰胺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40μmol/L烟酰胺处理CNE-1细胞48 h(即40μmol/L实验组)后,CNE-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40μmol/L实验组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CNE-1细胞经40μmol/L烟酰胺处理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均下降(P<0.01);40μmol/L实验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烟酰胺可通过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恢复细胞周期从而抑制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同时亦可影响MMP-9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CNE-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杨亚利张声源潘增烽陈欢珠姚前尹
关键词:烟酰胺增殖凋亡迁移
思维导图章节总结法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成效分析
2025年
探究思维导图章节总结法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成效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175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章节总结方式的不同,分为思维导图组和其他形式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章节总结所用平均时长、问卷调查(包括章节总结的难易度、教学设计合理性、自评学习效果、对超星学习通的使用情况)等数据。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0.19分(与其他形式组比较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分数集中在80~89分的占28%,而其他形式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65.24分,其中分数集中在50~59分的占30%;在进行章节总结时所用的时间和难易度方面,思维导图组学生所用时间(均时=1.8小时)更长,且难度更难(88.37%),与其他形式组(均时=1.6小时,总难度=62.12%)比较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教学设计合理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的自我评价中,两组学生的总满意率都较高,但在线上超星学习通的学习频次调查中,其他形式组学生在学习通的学习频次(93.18%)高于思维导图组(83.72%)。结论 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章节总结,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分散的理论知识进行内化理解和梳理,同时将课中学习延展至课外,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知识的复习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学的成效性有促进作用。
陈欢珠刘华强杨亚利
关键词:思维导图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成效
药学专业开设生物工程概论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构成以及药学发展应用对生物技术的需求,开设了生物工程概论这门专业选修课。结合药学专业学生自身特点,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选择性且详略得当的讲解,联系实际应用及最新科学研究动态,以板书与PPT结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及翻转课堂为辅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亚利姚前尹邹浩元杨宇辉张声源
关键词: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黄肿树JcFAT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体系优化
2017年
植物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A(fatty acyl acyl carrier protien thioesterase,FATA)是脂肪酸积累过程中的关键酶,直接调控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目前有关黄肿树脂酰-ACP硫酯酶A基因(Jc FATA)(Gen Bank登陆号:EU267122.2)的功能研究还未见报道。对Jc FATA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是研究Jc FATA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开展这项研究的前提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因此,本研究以黄肿树c DNA为模板克隆出Jc FATA基因原核表达片段,将其连接到带有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Cold I上,将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 Cold I-Jc FATA转入大肠杆菌Rosseta。为了表达更多的可溶性His-Jc FATA融合蛋白,本文还探讨了不同IPTG浓度(0.1、0.5、1.0 mmol/L)、不同诱导温度(15、25、37℃)和不同诱导时间(0、15、30 h)对蛋白表达的影响,诱导产物经超声波裂解破碎后,利用SDS-PAGE比较分析融合蛋白表达量,从而确定最佳的表达体系。结果表明,当添加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15 h,培养温度为25℃时,可以获得较多的可溶性融合蛋白(His-Jc FATA)。此外,进行蛋白纯化时发现,在镍柱上进行第5次洗脱时所获得纯化蛋白质量最佳。本研究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Jc FAT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刘颖刘国选黄川腾杨亚利唐家年周开源林诗婉高美芳吴东霖陈建平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