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丽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黄斑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脉络膜
  • 3篇黄斑变性
  • 3篇光相干断层扫...
  • 3篇病变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息肉
  • 2篇息肉样
  • 2篇息肉样脉络膜...
  • 2篇相干
  • 2篇脉络膜血管
  • 2篇老年性黄斑
  • 2篇老年性黄斑变...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相干
  • 1篇单抗

机构

  • 4篇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 4篇韩梅
  • 4篇孙晓丽
  • 2篇李立
  • 2篇丛春霞
  • 1篇陈松
  • 1篇何广辉
  • 1篇王健
  • 1篇李岩
  • 1篇武斌
  • 1篇谢世勇
  • 1篇解世勇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对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随访观察
目的 研究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眼部血管病变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观察PVC 和wAMD 患者,图像信息由Angio...
孙晓丽韩梅谢世勇
关键词: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对比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及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112例130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2例71只眼,女性50例59只眼。年龄50~91岁,平均年龄(68.250±9.789)岁。所有患眼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等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以及OCTA检查。根据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结果将患眼分为活动性CNV及非活动性CNV;根据OCTA所见血管特征将患眼分为活动性血管形态与非活动性血管形态。以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结果为标准,分析OCTA对CNV诊断及其活动性判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 130只眼中,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检出CNV 109只眼,占83.8%。OCTA检出CNV 103只眼,占79.2%;其中,假阴性 7 只眼,假阳性 1 只眼。OCTA对CNV诊断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95.2%。两种检查模式对CNV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ouden指数=0.89,Kappa值=0.796,P=0.07)。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检出CNV 109只眼中,活动性CNV 73只眼,占67.0%;非活动性CNV 36只眼,占33.0%。OCTA血管形态为活动性60只眼,占55.0%;非活动性49只眼,占45.0%。OCTA对CNV活动性判断的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100.0%。两种检查模式对CNV活动性的判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ouden指数=0.82,Kappa值=0.753,P=0.00)。 结论 OCTA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渗出型AMD CNV诊断及其活动性判断具有显著一致性。
孙晓丽丛春霞李立解世勇韩梅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 观察眼底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特征。 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经散瞳检查明确眼底无明显DR的糖尿病患者22例43只眼(糖尿病组)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4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OCTA检查,选择视网膜血流成像模式,黄斑区扫描范围3 mm×3 mm、6 mm×6 mm,扫描信号强度指标>45,横向扫描和纵向扫描各需3 s。采用系统内置分析软件测量分析浅层毛细血管层图像中黄斑区扫描范围3 mm×3 mm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平均血管密度;同时观察FAZ旁1 mm直径范围内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动脉瘤及其他微血管异常改变。 结果 糖尿病组患眼和对照组受检眼FAZ平均面积分别为(0.397±0.141)、(0.253±0.112)mm2;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44.6±0.62)%、(48.6±0.58)%。糖尿病组患眼FAZ平均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P<0.05);但两组受检眼平均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9,P>0.05)。正常对照组受检眼FAZ呈蛛网样形态,拱环形态规则。糖尿病组患眼可观察到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拱环形态异常、微动脉瘤、血管走形纡曲等表现。糖尿病组患眼中存在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χ2=4.542)及微动脉瘤(χ2=5.183)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CTA可在 2 型糖尿病患者尚未出现明显DR之前观察到黄斑区FAZ面积扩大、FAZ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拱环形态异常、微动脉瘤、血管走形纡曲等微血管异常改变。
王健陈松何广辉韩梅李岩武斌孙晓丽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前后特定时间点的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分析,了解雷珠单抗对其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注射雷珠单抗病例纳入研究,分别于注药前、注药后1天、注药后1周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
韩梅孙晓丽丛春霞李立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血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