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山

作品数:18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肺癌
  • 4篇肺炎
  • 3篇蛋白
  • 3篇信号
  • 3篇疗效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血浆
  • 2篇炎性
  • 2篇预后
  • 2篇支气管
  • 2篇衰竭
  • 2篇通路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聚体

机构

  • 17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7篇陈山
  • 11篇石慧芳
  • 7篇徐建光
  • 5篇王应琼
  • 4篇王发辉
  • 4篇王秋婷
  • 4篇陈兴峰
  • 2篇何海武
  • 1篇陈艳

传媒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ELL和PESI评分系统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临床常见病,是由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分支或者主干[1],对呼吸功能和肺循环造成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CT肺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是临床诊断APE的首选方法[2~3],但基层医院没有CTPA,诊断困难^([4])。
林石宁王发辉石慧芳陈山徐建光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评分系统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其预后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机械通气是应用机械装置来对机体自主呼吸进行协助、改变以及代替的通气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借助呼吸机在气道口和肺泡之间建立出压力差,协助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呼吸。为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其预后影响,我院选取了80例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
林石宁王发辉石慧芳陈山徐建光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医院感染益生菌预后呼吸衰竭患者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VAP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病死率、血pH值、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4%、7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H值、PaO_2以及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_2以及PaCO_2均明显改善,观察组PaO_2和PaCO_2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以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以及IL-6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老年VA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
陈山
关键词:阿米卡星雾化吸入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化疗的45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化疗3个周期,依据化疗期间有无发生骨髓抑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老年肺癌患者经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骨髓抑制167例(37.11%);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放疗次数(≥3次)、骨转移、肿瘤分期(Ⅳ期)、GSTP1A313G基因多态性(AG型)、合并肝损伤、合并肾损伤是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OR>1,P<0.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有较高风险可发生骨髓抑制,可能受女性、放疗次数(≥3次)、骨转移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化疗后的早期评估,针对有骨髓抑制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可能对降低骨髓抑制风险、促进患者良性预后有积极意义。
王茂泽陈山陈亚红石慧芳
关键词:肺癌化疗骨髓抑制肿瘤分期基因多态性骨转移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12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院内常规抗支原体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患者而言,综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不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和D-二聚体的水平,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王应琼石慧芳何海武陈亚红陈山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D-二聚体
铁稳态失调在介导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贫血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铁稳态失调在介导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贫血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分为贫血组(n=22)和非贫血组(n=48)。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炎性因子、贫血相关指标及铁稳态指标(铁调素),并分析铁调素与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随访90 d,分析2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及存活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贫血组年龄、病程及血清IL-1、IL-6、TNF-α、铁调节素水平高于非贫血组(t/P=3.881/<0.001、2.221/0.032、2.313/0.026、4.242/<0.001、2.442/0.021、5.746/<0.001),血清Alb水平低于非贫血组(t/P=4.055/<0.001);贫血组患者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发生次数显著高于非贫血组(χ^(2)/P=4.635/0.034,t/P=9.321/<0.001)。IL-6、TNF-α与铁调素呈正相关(r/P=0.309/0.008、0.294/0.011),而IL-1与铁调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P=0.026/0.821)。年龄大、高IL-6、高铁调节素是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01(1.063~1.843)、1.164(1.079~2.976)、1.555(1.089~2.221)],高Alb是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491(0.276~0.873)]。结论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贫血的患者体内存在铁稳态失调,可能是由炎性因子引起的;贫血可导致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住院90 d内AECOPD风险增加。
林石宁王发辉石慧芳徐建光陈山
关键词:贫血铁调素炎性反应
辛伐他汀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患者疗效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ATPE)患者疗效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ATP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hs-CRP、D-二聚体及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仅1例发生呕血,对照组有2例发生肺泡内出血。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ATPE患者的血清hs-CRP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治疗效果明显。
林石宁王发辉石慧芳陈山徐建光
关键词:辛伐他汀疗效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
p38 MAPK抑制剂通过抑制NLRP3途径介导的细胞焦亡对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SB303580(SB)对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SB组、COPD组和COPD+SB组,每组12只。COPD组和COPD+SB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和脂多糖(LPS)建立COPD模型。吸入乙酰甲胆碱(Mch)后观察各组小鼠气道阻力以评价各组小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细胞计数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体外应用烟草提取物(CSE)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B组、CSE组和SB+CSE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巨噬细胞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裂解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焦亡率和早期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和巨噬细胞中磷酸化p38(p-38)、焦亡相关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COPD小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和COPD+SB组小鼠气道阻力,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TNF-α、IL-6、IL-1β和IL-18水平以及肺组织中p-p-38、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NF-κB p65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结构明显受损,气道上皮细胞脱落,部分相邻肺泡融合至肺大泡等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SB组小鼠气道阻力,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及TNF-α、IL-6、IL-1β、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NF-κB p65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肺组织结构正常,但肺组织中p-p-38蛋白表
李明王秋婷陈山石慧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巨噬细胞
跨肺压导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最佳呼气末正压选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跨肺压导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跨肺压导向ARDS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充分肺腹张后,调整PEEP至3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每隔5分钟降低3 cm H2O,直至降为0,在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采用跨肺压法、最小死控分数法、最大顺应性法,最佳氧合法选择最佳的PEEP对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分别监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48、72 h的氧合指数,经皮脉氧饱和度、肺顺应性、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后4周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和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72 h氧合指数比较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肺顺应性和MAP指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肺顺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跨肺压法、最小死控分数法、最大顺应性法,最佳氧合法的PEEP数值对比均高于基础状态,最佳氧合法的数值较其他三种方法显著升高(P<0.05)。跨肺压法、最小死控分数法、最大顺应性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跨肺压法选择最佳PEEP,在保证能促进塌陷肺泡腹张情况下,还可以有效改善氧合和肺顺应性,同时还能避免导致肺泡过度膨胀。
陈亚红石慧芳徐建光陈山王应琼王茂泽陈兴峰王秋婷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佳呼气末正压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收集其病历资料,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1例患者共分离出NFGNB 72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1株(占56.9%),铜绿假单胞菌27株(占37.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株(占4.2%)、产吲哚金黄杆菌1株(占1.4%)。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为75.6%;对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厄他培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高于8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高于80.0%;对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0%、44.4%。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肠内营养者所占比例、使用抗真菌药物者所占66例、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0分、住院时间≥14d、ICU入住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7 d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20分[OR=3.357,95%CI(2.014,4.667)]、机械通气时间≥7 d[OR=1.933,95%CI(1.106,3.781)]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OR=1.685,95%CI(1.087,3.099)]是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耐药率较高;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时间≥7 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是NFGNB所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
王秋婷何海武石慧芳徐建光陈山王应琼陈兴峰
关键词:院内获得性肺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