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春艳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弹力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孕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血型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晚期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病
  • 1篇输血
  • 1篇贮存式
  • 1篇贮存式自体输...

机构

  • 4篇攀枝花市中心...

作者

  • 4篇何凤娥
  • 4篇段春艳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栓弹力图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择期行PCI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以普通肝素(UFH)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UFH后5min和30min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以及TEG反应时间(TEG-R)、血凝块形成时间等TEG相关指标,分析ACT和TEG-R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探讨TEG在PCI术中评估肝素干预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注射UFH后5min血小板聚集率达标28例,ACT和TEG-R分别为(382.85±50.24)s和(58.57±10.25)min,未达标92例,ACT和TEG-R分别为(375.12±46.59)s和(52.23±7.38)min,两组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UFH后30min,血小板聚集率达标98例,未达标22例。达标组ACT和TEG-R分别为(355.56±40.51)s和(50.35±7.81)min,明显高于未达标组的(324.45±30.25)s和(42.78±4.2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UFH后30 min患者ACT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明显负相关(r=-0.936 4),TEG-R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也呈明显负相关(r=-0.941 1)。结论 TEG较传统ACT监测用于PCI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能更准确反映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肝素
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Rh(D)阴性血妊娠晚期孕妇28例,均采取贮存式自体采血。观察本组Rh(D)阴性孕妇中自体血回输情况,采血前与自体血液回输后7d时PLT、HCT、Hb、RBC的变化,自体血液回输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孕妇中18例(64.29%)行自体血液回输,采血前与自体血液回输后PLT、HCT、Hb、RBC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体血液回输期间与回输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新生儿亦无异常。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RH(D)阴性孕妇
ACI患者TEG各项参数与PAgT和D-二聚体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PAg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集的120例ACI患者(ACI组)与6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检测两组TEG参数(用血栓弹力仪测定),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凝血块的最大强度(MA);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D-D(胶体金法检测)、PAgT(用血液聚集仪检测)。结果 ACI组的R(5.36±0.95 min),K(2.34±0.98min),PT(11.88±1.67 s)低于健康组(6.20±1.28 min,2.87±0.87 min,12.40±1.82 s),(t=4.962,3.547,1.911,P均<0.05);ACI组的α角(61.65°±7.84°),CI(-0.21±1.11),MA(58.94±6.14 mm),D-D(0.34±0.08 mg/L),PAgT(66.9%±6.8%),FIB(4.41±0.96 g/L)均高于健康组[α角(56.02±6.94)°,CI(-1.50±1.30),MA(53.86±7.85 mm),D-D(0.24±0.06 mg/L),PAgT(55.4±7.0)%,FIB(2.87±0.88 g/L)],(t=4.714,6.209,5.583,8.550,10.592,7.039,P均<0.05);ACI的D-D,PAgt与TEG参数R,K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1,-0.470,-0.504,-0.488,P均<0.05);ACI的D-D,PAgt与TEG参数α角,CI,MA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38,0.395,0.427,0.391,0.436,-0.482,P均<0.05)。结论 TEG各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I患者的病情程度,且与患者血浆D-D,PAgt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
母体IgG抗体效应检测对新生儿溶血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HN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定期产前检查O型RhD阳性血型孕妇822例,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分析IgG抗A(B)抗体效价与HND的关系.结果 妊娠次数≥2次产妇IgG抗A(B)抗体阳性率和HDN发生率分别为54.05%和27.13%,均明显高于孕次为1次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增加,HDN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其中效价为1:512时HDN的发生率达到84.62%;IgG抗A(B)抗体效价与HDN患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 母体IgG抗体效价在预测HDN发生中有一定的价值,且与患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有关.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孕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