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作品数:36 被引量:9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经济管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mg/kg)、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75 mg/kg)、高剂量组(250 mg/kg),每组6只,雌雄各半。每天一次,连续28 d静脉点滴喜炎平注射液,给药体积是20 mL/kg,并设置恢复期14 d。测定不同时期Ⅱ导联心电图。计算心率、P-R间期、Q-T间期、P波振幅、Q波振幅、R波振幅、S波振幅、ST振幅、T波振幅等指标,并同期取血测定血清生化学指标,观察对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检疫期,24犬心电图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高剂量组P-R间期时间延长。给药中期,给药结束后及恢复期各项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格犬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齐卫红 王超 李欣 张琳 刘运强 李伟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 比格犬 心电图 减毒活疫苗的猴体神经毒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病毒强毒株的致病特点;对比研究乙脑减毒活疫苗原代毒株、种子批以及乙脑病毒强毒株的神经毒力;对比研究单价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 李伟 贾丽丽 沈连忠 李萍萍 齐卫红 李珊珊 郎书惠 杨艳伟 王超 李欣 张琳 李保文 徐洪山 李波关键词:减毒活疫苗 强毒株 种子批 乙脑病毒 神经毒力 联合疫苗 文献传递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发生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药物类过敏是指药物首次进入人体后,即可产生过敏样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症状如头面胸部及四肢的血管扩张、红斑、水肿、眼结膜充血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陈梦 李伟 姜华 汪巨峰 李波关键词:类过敏反应 细胞模型 组胺释放 氨基己糖苷酶 中药注射剂 体外评价 文献传递 药物毒性研究中应激导致的多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探讨 在药物毒性研究中,除与药物毒性直接相关的靶器官损伤外还伴随着动物应激状态下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多个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然而,应激或外来因素(药物)造成的细胞及组织损伤变化在形态上相似的,因此如何判断和鉴别药物直接... 林志 李伟 李珊珊 屈哲 吕建军 霍桂桃 张頔 杨艳伟 李波关键词:药物毒性 应激 免疫器官 食蟹猴CCl4给药前后的血清差异蛋白鉴定 2025年 [目的]比较雌性和雄性食蟹猴CCl4给药前后及性别间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12只食蟹猴CCl4给药前以及给药后48 h,取血制备血清。部分血清用于肝酶测定,部分血清用于蛋白质提取。采用iTRAQ和LC-MS/MS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CCl4给药前,异性间的显著性差异指标有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Cl4给药后,异性间的显著性差异指标有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对于雌性,给药前后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CK和LDH的差异显著(P<0.01)。对于雄性,给药前后ALT的差异显著(P<0.01)。CCl4给药前、后雌雄异性间的差异蛋白分别为79个和258个。雌性在CCl4给药前后的差异蛋白为374个,雄性在CCl4给药前后的差异蛋白为376个。[结论]鉴定出的CCl4给药前、后雌雄异性间的79个和258个差异蛋白是对外源毒物或药物的免疫反应和毒性反应产生性别间差异的部分原因。CCl4给药前及给药后的750个差异蛋白参与CCl4的毒性机制。 苗玉发 李伟关键词:食蟹猴 蛋白质组学 基因本体 不同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组合及不同抗凝剂对流式测定食蟹猴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组合与不同抗凝剂对检测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相关检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取肝素钠抗凝猴血50μl分别与两组荧光检测抗体PerCP-CD3/FITC-CD8/PE-CD4(检测抗体组合1)和PerCP-CD3/FITC-CD4/PE-CD8(检测抗体组合2)孵育,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和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计算CD3^(+)CD4^(+)和CD3^(+)CD8^(+)淋巴细胞比值,比较不同荧光标记抗体组合检测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取肝素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猴血各50μl分别与上述两组荧光检测抗体组合进行孵育,测定CD3^(+)CD4^(+)和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和MFI,计算这两种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比较不同抗凝剂对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⑴肝素钠抗凝猴血荧光检测抗体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显示,FITC标记抗CD4抗体检测到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MFI均显著低于PE标记抗CD4抗体检测到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MFI,同样,FITC标记抗体检测到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MFI均显著低于PE标记抗体检测到的相应结果,应用检测抗体组合2的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应用检测抗体组合1的,雌、雄动物均出现前述结果,雌性动物的变化更为显著。⑵应用抗体组合1检测时,与肝素钠抗凝组相比,EDTA-K2抗凝剂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8^(+)MFI显著降低,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增加;应用抗体组合2检测时,仅发现EDTA-K2抗凝组比肝素钠组CD8^(+)MFI显著降低,未见其他有意义的变化。结论FITC标记抗CD4抗体和抗CD8抗体检测相应细胞百分比和荧光强度均小于PE标记的抗体,在应用这两种荧光标记抗体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时应注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和合理� 姜华 刘丽 李路路 苗玉发 文海若 孙立 王欣 张颖丽 李伟 霍艳 耿兴超关键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食蟹猴 抗凝剂 BALB/c小鼠和恒河猴肌肉注射皮卡佐剂的长期毒性研究 皮卡佐剂是一种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佐剂,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中发现该佐剂可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等多种疫苗,广泛应用后可以在不影响免疫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抗原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疫苗的成本,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本身安全性也... 李伟 李烈涛 齐卫红 郎书惠 李珊珊 杨艳伟 苗玉发 刘芳 李波关键词:BALB/C小鼠 恒河猴 安全性评价 健康恒河猴心电图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健康恒河猴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60只2~3岁健康恒河猴,体重2~3.5kg;雌雄各30只;在环境安静、动物清醒状态下,测定Ⅰ、Ⅱ、Ⅲ、aVR、aVL、aVF六个导联的心电图变化,并计算平均心率,平均心电轴,P波、QRS波群和T波的振幅,PR间期、QT间期等指标。结果 60只恒河猴均为窦性心律,并发现在肢体Ⅱ导联中,P波均为向上直立波,Ⅱ、Ⅲ、aVF导联中大部分恒河猴没有S波,aVR导联中大部分恒河猴没有Q波。雌性恒河猴R波电压平均值明显高于雄性恒河猴平均值(P<0.005)。恒河猴P波较尖,QRS波群多样化,QT间期的K值范围是0.298±0.030,ST段位于等电位线,T波以圆滑为主,Ⅱ导联中绝大部分为直立。结论此研究建立了恒河猴心电图相关基础数据,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齐卫红 李伟 李继红 沈连忠 李欣 陈紫薇 张琳 范玉明 王雪关键词:恒河猴 心电图 生物技术药物免疫原性评价的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7 2017年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体的中和活性测定、分析抗体产生对疗效、毒性和药动学的影响,并预测对人体潜在的免疫原性强弱。如何提高动物模型的预测性、优化检测技术、实现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未来免疫原性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黄瑛 姜华 李路路 李伟 王欣 霍艳关键词:生物技术 药物评价 免疫原性 安全性评价 免疫原性评价 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进行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JEV)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M-JEV拟用临床剂量的80倍为低剂量,拟用临床剂量的400倍为高剂量,1次皮下注射给药,同时设阴性对照。观察临床症状,检查注射部位、体重、病理学。猴体长期毒性试验:设M-JEV拟用临床剂量为低剂量,拟用临床剂量的5倍为高剂量,2次皮下注射给药,同时设阴性对照及麻疹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对照。观察临床症状,检查注射部位、体温、体重、心电图、血液学、血清生物化学、摄食量、尿液、眼科学以及血清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的变化情况,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项观察指标及检查结果均与对照疫苗或阴性对照相似,相关数据与对照疫苗或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其他明显毒副作用。第1次给药后3周和4周,麻疹病毒NA及乙脑病毒NA水平与对照单价疫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JEV表现出与单价疫苗相似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李萍萍 李伟 刘胜 屈哲 齐卫红 贾丽丽 易玲 王月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长期毒性 免疫原性 局部刺激性 急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