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豆根化学成分及GLUT4转膜活性的研究
- 目的:研究广豆根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单体化合物促L6细胞的GLUT-4转膜活性.方法: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并且利用GLUT-4转膜活性...
- 邓士豪杨洁文琰章杨新洲
- 关键词:化学成分葡萄糖转运子4糖尿病
- 广豆根抗糖尿病的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广豆根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ST-EtOAe)的抗糖尿病活性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方法:体外实验选用L6细胞来评价ST-EtOAc的促GLUT4转膜活性;另外选用KK-Ay小鼠进行体内实验,通过试剂盒测...
- 黄密邓士豪杨洁杨新洲
-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子4
- 紫茎泽兰抗肝癌活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为充分利用紫茎泽兰,缓解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本实验对紫茎泽兰进行抗肝癌活性评价,并对活性部位的毒性与抗肝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印迹法等分析紫茎泽兰各提取部位抗肝癌活性及活性部位抗肝癌机制。结果:紫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能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与PARP的活化,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但对正常肝细胞影响较小。结论:紫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发挥抗肝癌活性,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 陈豪杨洁杨洁杨新洲周蓓周蓓
- 关键词:肝癌紫茎泽兰线粒体凋亡
- 佛甲草中细胞毒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 杨洁文琰章麻新华邓士豪黄蕴林亲雄万定荣杨新洲宋萍
- 关键词:肝癌佛甲草抗肝癌活性凋亡
- β-蜕皮甾酮的体内外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 目的:课题主要探究从露水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β-蜕皮甾酮(β-EC)的抗糖尿病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体外观测β-EC对L6细胞GLUT4转膜的影响及相关蛋白通路的调节,体内实验中β-EC对KK小鼠血糖...
- 郑思建黄密麻新华杨洁邓士豪黄蕴文琰章杨新洲
- 关键词:露水草糖尿病降血糖作用
- 矮坨坨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从矮坨坨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菌,经形态与分子生物学18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中压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1 HNMR、13 CNMR以及LC-MS从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4-氨基-2-羟基嘧啶(1),4,5-二氢-3H-吡唑-3-羧酸甲酯(2),4-羟基-7-(2-羟基-丁基)-3-甲基-氧杂环庚烷-2-酮(3),2-氨基-3-甲基戊酸(4),2,5-二氨基戊酸(5),2-氨基-3-甲基丁酸(6)4-羟基苯甲酸(7),脱氢镰刀菌酸(8),镰刀菌酸(9),其中化合物8对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3.9和29.1μg/mL,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未显示细胞毒性.
- 文琰章吕静南陈豪郝吉黄密杨洁戴晨曦杨新洲林亲雄
- 关键词:内生菌细胞毒活性
- 苦参酮的体内外抗肺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探究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on)分离得到的苦参酮的体内外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的活性.
方法:体外实验中观测苦参酮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凋亡相关蛋白通路...
- 杨洁陈豪王强邓士豪黄密黄蕴杨新洲
- 关键词:肺癌线粒体凋亡蛋白激酶B
- 藏药抗肝癌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150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_(50)值均小于50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HepG2肝癌活性验证中,结果显示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两者在抗HepG2肝癌细胞株活性中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运用倒置显微镜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经过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或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HepG2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提示蓝翠雀花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显示抗癌活性.
- 郑思建徐婵杨洁黄蕴文琰章宋萍林亲雄王强杨新洲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藏药MTT快速溶剂萃取
- 多穗金粟兰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对多穗金粟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并对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从多穗金粟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迷迭香酸甲酯(2)、isorinic acid(3)、isorinic acid methyl ester(4)、(E)-N-苯乙基-3,4-(亚甲二氧基)丙烯酰胺(5)、咖啡酸(6)、oresbiusin A(7)、5-羟基尿嘧啶(8),化合物3~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8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4、8对2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均有抑制作用,它们的IC_(50)值范围为116.8~150.8μmol/L.
- 麻新华黄密邓士豪杨洁柯蕊芳宋萍杨新洲
-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