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猛 作品数:13 被引量:9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海市金山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金山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预防接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从金山区12个接种门诊中随机抽取6个,再从每个抽样门诊中随机调查145名5岁以下儿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儿童及家长社会人口学信息以及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3名被调查儿童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为6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镇户籍(OR=2.21)、家庭年收入高(OR=1.47)、家长对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知晓程度高(OR=8.56)、经常或总是接受接种医生建议(OR=1.96)的家庭的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比例高,而家庭成员中有医生(OR=0.57)的家庭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低。结论金山区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受到儿童户籍、家庭收入、家长认知水平和接种医生建议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对儿童家长接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 周杰 汤喜红 李淑华 田猛 高霞 徐飚关键词:儿童 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率 影响因素 上海市某城区2014-2015年母婴麻疹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初免前小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某城区422例孕妇和200例新生儿,以及173例<2岁儿童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低月龄儿童麻疹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与母体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出生时抗体阳性率85.50%(171/200),保护率41.00%(82/200);随着月龄增长,3~7月龄分别锐减到14.29%(5/35)和2.86%(1/35);8~12月龄时首剂次疫苗接种率仅为51.52%(17/33),抗体阳性率75.76%(25/33),保护率达66.67%(22/33);1~2岁时完成二剂次疫苗接种达94.67%(71/75),抗体阳性率92.00%(69/75)、保护率76.00%(57/75);母婴抗体水平高度相关(r=0.893,P<0.01),孕妇抗体水平阳性率86.97%(367/422),保护率36.02%(152/422),免疫史不详达73.22%(309/422)。结论初免前母传抗体消失以及首剂次疫苗及时接种率低可能是导致<1岁儿童麻疹高发的根本原因,应逐步推进育龄妇女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提高首剂疫苗接种率。 李淑华 汤喜红 王晶晶 宋品娟 田猛 吴洪彦 王梅关键词:麻疹 母婴配对 抗体水平 保护率 免疫史 2004-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2004—2015年金山区麻疹流行特征,为完善本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 MSS)及个案流调资料,收集2004—2015年金山区麻疹报告确诊病例,了解金山区麻疹发病特征。结果2004—2015年金山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225例,平均年发病率2.66/10万,2005年发病率(11.27/10万)最高,2011年(0.14/10万)最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Z=-6.689, P〈0.000 1);3~5月病例数占总体的65.33%;流动人口发病率(4.00/10万)高于户籍人口(2.18/10万,χ^2=20.467, P〈0.000 1);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主要集中在≥20岁和〈5岁年龄组;工人和民工、散居儿童、家政和家务及待业、农民和渔民是麻疹高发人群;有明确麻疹免疫史者9例。结论2004—2015年金山区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时间和人群聚集性,提示金山区麻疹发病处于可防可控状态。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和成人的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保持人群高免疫保护水平。 汤喜红 姚红岑 高霞 王晶晶 田猛 丁小玲关键词:麻疹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上海市某区市场从业人员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上海市公共场所本市与外来从业人员麻疹抗体水平,为预测麻疹发病风险,预防和控制成人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840例本市及610例外来人口麻疹免疫史及其抗体水平,分析各年龄组抗体水平与麻疹发病率... 李淑华 周杰 汤喜红 田猛 高霞关键词:成人麻疹 麻疹抗体 上海市成人麻疹人群流行特征变迁趋势及其预防策略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成人麻疹人群流行特征变迁趋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上海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上海市成人麻疹人群流行特征及其年龄变迁趋势,采集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 李淑华 汤喜红 宋灿磊 周杰 王晶晶 田猛 姚红岑 高霞关键词:麻疹 年龄差异 疾病预防 2011—2017年上海市金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2011—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上海市金山区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金山区报告AEFI个案3 023例,报告发生率为168.50/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 954例,占97.72%;异常反应64例,占2.12%;偶合反应5例,占0.16%;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报告。AEFI的男女性别比1.20∶1;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组,占78.84%;夏、秋季发生分别占27.18%、33.38%;AEFI 92.25%发生在接种当天。一般反应以发热和局部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且发生率极低。结论上海市金山区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逐步提高,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周杰 王晶晶 汤喜红 姚红岑 田猛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 上海市金山区1~12岁儿童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金山区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接种情况。方法应用金山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登记在册的2006年11月1至2018年10月31日出生(1~12岁)的儿童VarV接种信息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金山区1~12岁在册儿童为82584人,第1剂次VarV(VarV1)接种率90.95%,上海市儿童接种率高于外来儿童,各年度出生儿童接种率在59.81%~99.93%之间,金山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接种率分别为89.25%、93.27%、91.39%。82584名在册儿童中,第2剂次VarV(VarV2)接种率为49.01%,该市儿童接种率高于外来儿童,各年度出生儿童接种率在25.94%~77.14%之间,金山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接种率分别为28.72%、45.88%、66.30%。结论金山区1~12岁儿童VarV1接种率较高,但VarV2接种率较低,需进一步对重点地区加强宣传,提高VarV2接种水平。 田猛 王伟伟 姚红岑 王晶晶 周杰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 接种率 上海市金山区2~7岁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2~7岁儿童的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为优化预防接种工作和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选取金山区37 484名2~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上海市金山区2~7岁儿童第二类疫苗的平均接种率为61.27%,其中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V)、流感疫苗(InfV)、霍乱疫苗(CholV)、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接种率分别为88.99%、84.72%、67.42%、66.25%、62.38%、53.41%、5.73%,不同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 545.11,P<0.01);不同性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277);不同年龄组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41,P<0.01);上海市儿童接种率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9,P<0.01);多剂次免疫程序的第二类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率离构建有效的免疫屏障仍有较大差距,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将一些重要的第二类疫苗尽早纳入免疫规划,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儿童家长认知水平,提高适龄儿童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有效保护易感儿童。 周杰 汤喜红 田猛 姚红岑 王晶晶 李淑华关键词:儿童 第二类疫苗 免疫接种 接种率 上海市金山区学校食堂病原体污染状况调研 2024年 目的了解学校食堂加工环境和从业人员病原体污染情况,分析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学校防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上海市金山区31所学校食堂的加工环境、工作人员手样品及肛拭子641份,用质谱鉴定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用PCR法检测诺如病毒,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所有样品的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7%(24/641);各类学校检出率:小学3.4%、初中4.1%、高中1.9%和职校9.1%(χ^(2)=2.47,P>0.05);加工环境样品、手样品和肛拭子的检出率分别为0.5%、6.0%、13.9%(χ^(2)=40.88,P<0.05);641份样品中5种病原体检出率:致泻大肠埃希菌2.3%、金黄色葡萄球菌0.9%、沙门菌0.3%和诺如病毒0.2%(χ^(2)=20.52,P<0.05);同一学校的环境样品分离出2株黄金海岸沙门菌ST358,耐药谱一致,PFGE图谱相似度100.0%;手样品检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ST2990为优势型(3株);检出1株ST5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携带sea、seb;肛拭子检出15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和1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86.7%(13/15),多重耐药(耐≥3类药物)株占73.3%(11/15);检出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表型阳性菌,携带的ESBL相关耐药基因为blaCTX-M和blaOXA,PFGE图谱分为15种带型,总体相似度58.7%~85.7%。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学校食堂病原体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日常监督和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严格管理清洁和消毒过程,以预防学校食物中毒发生。 阙凤霞 袁佳春 徐心悦 杨韵妍 田猛 叶玉龙关键词:食堂卫生 学校卫生 多重耐药 分子分型 2019—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学龄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状况,为后续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2019—2023年,根据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每年抽取5~6个街道(镇),每个街道(镇)随机选取1所小学,每所学校抽取40名8~10岁儿童,检测尿碘含量和其家中食用盐碘含量,2020和2023年增加甲状腺容积测量;每个街道(镇)抽取30名孕妇,检测尿碘含量和其家中食用盐碘含量。结果2019—2023年共监测1055名儿童和810名孕妇。儿童家中食用盐碘盐含碘量中位数为23.03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分别为60.00%和70.52%;孕妇家中食用盐碘盐含碘量中位数为22.90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分别为61.98%和75.80%。儿童尿碘平均中位数为195.00μg/L,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孕妇的尿碘平均中位数为130.00μg/L,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2019—2023年金山区儿童碘营养水平逐年下降并控制在碘营养适宜水平,孕妇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后续应加强孕妇碘营养的健康宣传,改善孕妇碘营养状况。 孙重秀 马瑞鸿 吴云 朱建明 田猛关键词:学龄儿童 孕妇 盐碘 尿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