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探究被引量:28
- 2017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臻完善的逻辑过程:语境共享是文化认同机制的源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视界融合是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文化涵化是文化认同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实效性的检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构建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教育解读、舆论引导、体验感悟以及传统滋养等恰当的认同方式承载起文化涵养心灵的机制建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固化以制。
- 张宗峰焦娅敏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
-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思想理论渊源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巴黎"五月风暴"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工人运动的新型社会运动,其最主要或相对成熟的具体形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生态运动、新女权运动、种族民权运动、反经济帝国主义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等。这些新社会运动的兴起绝非偶然现象,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其中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新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 张宗峰
- 关键词:新社会运动思想渊源理论渊源
- 新社会运动与劳工运动的起承转合
- 2015年
- 上世纪末,世界劳工运动呈现出新镜像,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释放出与新社会运动接合的某种信号,且这种政治景观仍在持续发展。而新社会运动正是从劳工运动的母体中孕育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演化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运动形态。新社会运动所关心的问题、所关注的领域在本质上与传统劳工运动的政策目标是相通的,只不过两者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式上有所区别,新社会运动善于聚焦某个具体的领域或议题,而劳工运动关注的是总体性目标的宏大叙事。二者的交集是在本质上都主张解决受资本主义所异化的问题和领域,只是在问题的深度、广度、层次等方面各有侧重。劳工运动能否扭转运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正视并处理好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未来社会主义运动必须正视新社会运动所揭示出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矛盾和新冲突,找寻二者接合的契机,从而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的未来,使新社会运动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为社会主义变革的重要载体。
- 张宗峰
- 关键词:新社会运动劳工运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 社会主义多样性境域下的西方新社会运动愿景
- 2015年
-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国家形态和社会制度层面,而应努力探求社会主义的多样性面相。世界政治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越来越多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而存在,社会主义因素更多的不再以制度形态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价值追求。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西方新社会运动,正是以多种样式的价值诉求彰显社会主义意义的多样性。西方新社会运动在发展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属性,在本质上是反抗资本主义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张宗峰
- 关键词: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