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惠兰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马铃薯
  • 2篇撞伤
  • 1篇毒病
  • 1篇休眠
  • 1篇休眠过程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性病害
  • 1篇色谱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碱
  • 1篇蔬菜
  • 1篇糖苷
  • 1篇糖苷生物碱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激素
  • 1篇茄科
  • 1篇茄科蔬菜
  • 1篇青枯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陈惠兰
  • 4篇宋波涛
  • 3篇王炳森
  • 2篇王琳
  • 1篇刘易
  • 1篇罗红兵
  • 1篇胡新喜
  • 1篇张帆
  • 1篇谭晓丹
  • 1篇王丽
  • 1篇郑雪坳

传媒

  • 2篇中国马铃薯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茄科蔬菜糖苷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糖苷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茄科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茄科蔬菜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有一定影响。本文对茄科蔬菜中糖苷生物碱的分布、影响糖苷生物碱含量的因素、糖苷生物碱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刘宇张敏谈杰黄树苹张洪源王本启王俊良陈惠兰陈霞
关键词:茄科蔬菜糖苷生物碱生物活性
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的筛选
如何筛选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是当前马铃薯产业需重点投入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参考国内外同行对马铃薯以及其他果蔬机械损伤研究的成果上进行创新,对马铃薯内部损伤的两个主要性状进行模拟和检测。建立了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的筛选方法,...
黄萌姝王琳宋波涛王炳森冯洁段宏兵陈惠兰
关键词:马铃薯
文献传递
4种马铃薯内源激素提取方法优化及其在块茎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含量分析
2025年
植物激素是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但马铃薯内源激素还没有统一、高效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SA、IAA、ABA和JA这4种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其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提取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生长30 d的马铃薯植株的根、茎、叶、匍匐茎和顶芽的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顶芽和叶片中SA含量最高,顶芽和匍匐茎中IAA含量最高,叶片中ABA含量最高,根和匍匐茎中JA含量偏高。对马铃薯栽培种华薯1号和中薯5号的块茎分别在4℃、22℃和28℃条件下储存,并检测了其休眠打破过程中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休眠期,IA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S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快速上升的趋势,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优化的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马铃薯4种内源激素的检测分析,研究数据为马铃薯不同组织和块茎休眠过程中激素合成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赵喜娟张帆刘圣宣覃骏陈惠兰林原罗红兵刘易宋波涛胡新喜王恩爽
关键词:马铃薯超高效液相色谱休眠
山东省马铃薯病害调查被引量:9
2017年
山东省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马铃薯病害愈加严重。为探究山东省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情况,于2015年秋季采集了滕州、泰安和高密3个市区的44个样本,提取病株的DNA和RNA,分别对这些样本进行13种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发现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疮痂病、黑胫病、干腐病、黑痣病、病毒病PVX和PVY。这将为山东省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炳森王丽陈惠兰
关键词: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
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的筛选
如何筛选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是当前马铃薯产业需重点投入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参考国内外同行对马铃薯以及其他果蔬机械损伤研究的成果上进行创新,对马铃薯内部损伤的两个主要性状进行模拟和检测.建立了马铃薯耐机械撞伤品种的筛选方法,...
黄萌姝王琳宋波涛王炳森冯洁段宏兵陈惠兰
关键词:马铃薯
马铃薯青枯病病原的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湖北省四个地点的马铃薯青枯病样本,对其病原物的菌落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显微形态、鞭毛引物序列、演化型以及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培养基上检测得到16个病原物菌落符合青枯菌菌落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圆形,隆起,中间红色,乳白色分泌物,并伴有褐色物质;显微观察16个病原物中仅有6个病原物具有短杆状、两端钝圆的特点;而其中能够通过PCR扩增得到鞭毛序列的病原物仅有源自武汉的HZ4-14和HZ5-1,序列比对发现两者序列一致且与GMI1000等已测序青枯菌株同源性达到99%;演化型测定结果显示HZ4-14和HZ5-1均能得到144 bp的目标条带,为演化II型;利用四种不同马铃薯材料试管苗伤根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个菌株均具有一定致病力。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武汉市青枯病的病原物为雷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2号,演化II型(美洲组)。
郑雪坳宋波涛谭晓丹陈惠兰
关键词:马铃薯青枯菌病原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